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图
第一章认识生物达标测评卷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夜来香的花朵在清晨闭合,傍晚开放,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现象。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榕树
B.电脑
C.空气
D.水
3.下列生理作用中,属于所有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快速运动
D.蒸腾作用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
A.能进行呼吸
B.能排出体内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5.珊瑚虫是生物而珊瑚不是生物,这是因为珊瑚虫
(
)
A.由有机物组成
B.没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生病
D.能繁殖后代
6.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捕食
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具有向光性
7.下列不属于调查活动的是
(
)
A.人口普查
B.人物外貌描写
C.全校血型检查记录
D.班级视力检查统计
8.下列现象属于生物体共同的遗传特征的是
(
)
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父母相似
B.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C.羊和小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
D.以上都是
9.下列生物中哪个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蒲公英
B.草履虫
C.蘑菇
D.艾滋病病毒
10.下列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
)
A.钟乳石和智能机器人
B.变形虫和冬眠的蛇
C.流感病毒和电脑病毒
D.蘑菇和朽木
11.下列描述中属于变异的是
(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虎父无犬子
12.东营河长海阔,百鸟翔集,“野、奇、新、美”的天然景色,静静地等待
着人们的美丽邂逅。这片热土养育了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是
(
)
A.能制造有机物
B.能繁殖后代
C.能进行反射
D.能进行呼吸并消耗氧气
13.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梧树
(
)
A.不适应北方的环境
B.不再需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园内树本四季常青,绿荫如盖,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日日有花香。为了真正了解这些植物,同学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其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
A.观察校园内每种生物的生活习性
B.用尺子测量植物之间的株距
C.将叶子制成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构
D.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15.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选择合适的调查路线
B.只记录个人喜好的生物
C.设计生物调查表格
D.做好归类和整理
16.2010年11月我国进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普查过程中用到了下列哪种科学探究方法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17.下列各项是有关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
)
A.不要伤害动植物
B.通过品尝来了解植物的性质
C.注意安全
D.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18.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很大,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最好是
(
)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
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19.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果,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20.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生物的归类是正确的
(
)
A.螃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
D.海带、鱼、蛇鸟为水生生物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8分)调查的方法步骤:(1)选择
;(2)
;(3)设计
;
(4)调查记录;(5)
.
22.(12分)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
,也可以借助
、
、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
、
、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
。
23.(16分)下面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请你帮他归类:狗尾草、红蛛、松树、榆树、蚯蚓、小鸟、蚂蚁、蚊子、鼠妇、马齿苋、丁香、柳树、山桃、苍耳、蜻蜓、万寿菊、鲫鱼、海带。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类,如
(举一例);
类,如
(举一例)。
(2)按生活环境分类
类,如
(举一例);
类,如
(举一例)。
24.(10分)请将下列生物现象与对应的生物特征相匹配
(1)动物的取食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合拢
B.能生长和发育
(3)植物的开花结果
C.需要营养
(4)人体的排汗
D.能繁殖
(5)蘑菇由小长大
E.能排出废物
(1)
,(2)
,(3)
,(4)
,(5)
。
25.(8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两只白猫生了一只黑猫”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2)在观察校园生物的生存环境时,不要去那些阴暗潮湿的角落。(
)
(3)我们对身边生物所做的调查是对生物类群的全面调查。(
)
(4)对于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观察时只注意它们的相同之处。(
)
26.(6分)下面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据此分析:
(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
(填“海洋”“淡水水域”或“陆地”).
(2)如果将照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做?写出你的分类依据:
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
参考答案:
一、1.C
2.A
3.A
4.D
5.D
6.C
7.B
8.D
9.D
10.B
11.A
12.B
13.D
14.D
15.B
16.C
17.B
18.D
19.A
20.C
二21.(1)调查范围(2)分组(3)调查路线(5)归类、整理、分析
22.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摄像机
测量
23.(1)动物蚂蚁(答案合理即可)
植物
松树(答案合理即可)(2)陆生
红蛛(答案合理即可)
水生
鲫鱼(答案合理即可)
24.(1)C(2)A(3)D(4)E(5)B
25.(1)×(2)×(3)×(4)×
26.(1)淡水水域(2)根据形态结构分类(或根据生活环境分类)
动物和植物
(或水生生物和随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