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榨”等6个生字,会写10生字。能正确读写“播种、浇水、品尝、吩咐、榨油、爱慕”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段。
3.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用一段话写写身边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做着贡献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榨”等6个生字,会写10生字。能正确读写“播种、浇水、品尝、吩咐、榨油、爱慕”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揭示课题。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课件,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开花的顶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3.落花生不仅是花生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许地山的笔名,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时光。(板书:2.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注意以下两点:①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②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相机解释爱慕的意思。
3.教师提问引导: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用简练的话概括出来。(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4.分开层次,确定重点。
请学生们找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相应段落。(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共用了2个自然段,议花生用了13个自然段,借以引出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5.确定学法。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略学,“议花生”详学。
三、品读课文,重点感悟
1.略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指名读 。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3)“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没想到,意外惊喜),练习用“居然”造句。
(4)指导朗读(读出惊喜)。
四、练习书写,积累语言
1.指导书写。
播:注意笔顺,与插字区别。
慕:注意最下边是小字多一点。与幕墓等字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用一段话写写身边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做着贡献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
2.回顾一下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品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3)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
(4)父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
花生
桃、石榴、苹果
位置
?
?
外表
?
?
印象
?
?
2.所以,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再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军人等)
4.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指导朗读。
6.“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现在同学们了解了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上,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
2.引导提问: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启发学生思考花生的价值,进一步懂得做一个有内在的人的重要性)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做人的品格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3.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板书设计:
?? ???2 落花生
详略得当
种花生-- 收花生--尝花生-- 谈花生?????????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