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炫(yào) /称( )职/随声附和( ) /(tuǒ) 当/(chéng) 报
(bì) 下/滑(jī) /精(zhì) /(jué) 士/(hài) 人听闻
(yù) 聘( )
2.《皇帝的新装》是 (国家)著名的童话作家 的作品,他的著名童话还有。《 》、《 》、《 》等。《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是按照皇帝爱新装、 和 、 的顺序展开的。
课内达标
3.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2)“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3)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4)“您看这段布美不美 ”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 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我就可以 (辨别/识别/辨认)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2)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 (渴望/奢望/盼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3)是的,我将要 (呈上/呈报/报告)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4)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 (转动/摆动/摇摆)了一下。
5.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这种布 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 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
性: 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看不见这衣服。
A.因为/所以/有些/就
B.因为/所以/任何/都
C.不仅/而且/有些/就
D.不仅/而且/任何/都
6.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认为这衣服理想是因为什么
(2)“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两个“难道”写出了皇帝怎样的心理状态
(3)“‘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句中强调“每人”有什么用意
7.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他既不……也不……也不——除非……”这句话表现了皇帝什么样的特点
(2)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
扩展阅读
(一)豌豆公主
[丹麦]安徒生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所以他走遍了全世界,想要寻到这样的一位公主。可是无论他到什么地方,总会碰到一些障碍。公主倒有的是,不过他没有办法断定她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头。结果,他只好回家来,心中很不快活,因为他是那么渴望着得到一位真正的公主。
有一天晚上,忽然起了一阵可怕的暴风雨。天空在掣电,在打雷,在下着大雨。这真有点使人害怕!这时,有人在敲门,老国王就走过去开门。
站在城外的是一位公主。可是,天哪!经过了风吹雨打之后,她的样子是多么难看啊!水沿着她的头发和衣服向下面流,流进鞋尖,又从脚跟流出来。她说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
“是的,这点我们马上就可以考查出来。”老皇后心里想,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在床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上。随后,她又在这些垫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
这位公主夜里就睡在这些东西上面。
早晨大家问她昨晚睡得怎样。
“啊,不舒服极了!”公主说,“我差不多整夜没合上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 我睡到一块很硬的东西上面,弄得我全身发青发紫,这真怕人!”
现在大家就看出来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压在这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下面的一粒豌豆,她居然还能感觉得出来。除了真正的公主以外,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么嫩的皮肤。
因此那位王子就选她为妻了,因为现在他知道他得到了一位真正的公主。而人们也就称她为豌豆公主了。这粒豌豆因此也就被送进了博物馆,如果没有人把它拿走的话,人们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请注意,这是一个真的故事。
8.王子找不到“一位真正的公主”的原因是什么
9.“真正的公主”出场时,作者为什么极力写她难看的样子
10.最后一段与“豌豆上的故事”无关,请说说能不能删掉,并请说明理由。
11.这则童话旨在揭露和讽刺当时封建统治者什么样的行为
(二)织补针(节选)
[丹麦]安徒生
①从前有一根织补衣服的针。作为一根织补针来说,她倒还算细巧,因此她就想像自己是一根绣花针。
②“请你们注意你们现在拿着的这东西吧!”她对那几个取她出来的手指说,“你们不要把我失掉!我一落到地上去,你们就决不会找到我的,因为我是那么细呀!”
③“细就细好了。”手指说。它们把她拦腰紧紧地捏住。
④“你们看,我还带着随从啦!”她说。她后面拖着一根长线,不过线上并没有打结。
⑤手指正用这根针钉着女厨子的一只拖鞋,因为拖鞋的皮面裂开了,需要缝一下。
⑥“这是一件庸俗的工作,”织补针说,“我怎么也不愿钻进去。我要折断!我要折断了!”——于是她真的折断了。“我不是说过吗 ”织补针说,“我是非常细的呀!”
⑦手指想:她现在没有什么用了。不过它们仍然不愿意放弃她,因为女厨子在针头上滴了一点封蜡,同时把她别在一块手帕上。
⑧“现在我成为一根领针(领针是一种装饰,穿西装时插在领带上,针头上一般镶有一颗珍珠)了!”织补针说,“我早就知道我会得到光荣的:一个不平凡的人总会得到一个不平凡的地位!”
⑨于是她心里笑了——当一根织补针在笑的时候,人们是没有办法看到她的外部表情的。她别在那儿,显得很骄傲,好像她是坐在轿车里,左顾右盼似的。
⑩“请准许我问一声:您是金子做的吗 ”她问她旁边的一根别针。“你有一张非常好看的面孔,一个自己的头脑——只是小了一点。你得使它再长大一点才成,因为封蜡并不会滴到每根针头上的呀。”
⑩织补针很骄傲地挺起身子,结果弄得自己从手帕上落了下来,一直落到厨子正在冲洗的污水沟里去了。
12.从全文来看,织补针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3.为什么织补针说“请准许我问一声,你是金子做成的吗”
14.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5.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三)成功的试验
①两个大学生乘车来到一个小城市,在一家旅馆投宿,店主像通常所做的那样,问他们姓名、职业、要在此往多久。这两个外地人说:“我们是格芬克城的著名医生。大约要在这儿住四个星期。但您不要将这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试验,我们需要安静。”
②好奇的店主问:“究竟做什么试验 ”
③“在格芬克城我们做出了一个奇迹:将死人重新搞活起来。这种试验,我们在那里用了三个星期时间。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在另一种条件下重做。”
④显然,店主立即将这奇怪的故事传开了。开始人们对此只是一笑了之;但这两个外地人的行动却渐渐地引人注意了。他俩经常到公墓去,久久地停留在一些坟墓前,其中包括一个富商的年轻妻子的墓。他们同人们交谈,询问有关这位年轻太太和其他葬于此公墓的死人的情况。
⑤整个小城渐渐地处于一种奇异的不安之中。首先是那个商人,他真的相信这种神奇的试验会成功,他同城里的医生交谈,现在连医生的脸也严肃起来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快要过去了,肯定要发生什么事了。
⑥第三个星期的周末,这两个外地人收到了商人的一封信。“我曾有过一个像天使一般的妻子,”他写道,“但她重病缠身。我很爱她,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希望她重返病体。你们别扰乱她安宁吧!”信封里放了一大笔标明是作为谢礼的钱。
⑦在第一封信之后,其他的信接踵而来。
⑧一个侄子继承了他叔叔的遗产,很为他死去的叔叔再复活而担忧;一个在其丈夫死后又重新改嫁的女人写道:“我的丈夫很老了,他不想再活了。他已得到了他的安宁。”……这些信的信封里也都放着一笔款。
⑨两个外地人对此一言不发,夜里继续着他们的公墓之行。这时,小城的市长进行干预了。他当市长才不久,而且很想长期当下去,不愿再跟死去的前任市长会面。他向这两个大学生提供了一大笔款。“我们的条件是,”他写道,“你们不要再继续试验下去了。我们相信你们能将死人搞活,还可以给你们一份证明。我们这里不想要奇迹,你们立刻离开这个城市吧!”
⑩这两个外地人拿了钱和证明,收拾起他们的行装,离开了这城市。“试验”成功了。
16.商人、侄子、女人、市长给两个大学生写信寄钱,让他们停止试验,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商人的目的:
侄子的目的:
女人的目的:
市长的目的:
17.文中画线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8.文章题目《成功的试验》有何深刻含义
19.本文和课文《皇帝的新装》相比较,有何相似之处
(四)大山、树和泉水
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山谷边上,有座大山,山上有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有许多条泉水在山腰上汇成一条山溪,从山上直泻而下形成了美丽的瀑布。溪水灌溉着树木,树木长得越来越好。山下有一片片草地,草地上有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红的、黄的、紫的,非常美丽。大山、树和泉水们是好朋友,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不久,人们发现了这个地方,觉得很美丽,于是这里成了一个风景区,大家喜欢到这儿来玩,都说:“这座山真美!”慢慢地,大山骄傲了。有一天,夏风抚摸着岩石,发出吱吱的响声。大山说:“树啊,你走吧。人们喜欢我,赞美我,不喜欢你。而你呢,你依靠我生存,你是寄生虫!你还是滚走吧!”
树听了很生气:“我走了的话,你会变矮、变丑,失去常态。”
大山却说:“不会,我仍然会像往常那样高大,那样美丽。滚吧!不用多说。”
山上没有了树,少了飒飒的笑语声,少了鸟儿的嬉戏声,慢慢地游人也少了,大山暗暗叹息。其实,他不知道,更大的悲剧还在后面呢。一天,一场大雨过后,山上小流里的山洪瀑发了,因为没有树的根部来保持水土,大量的土壤被带走了,绿色的草地、鲜艳的野花也没有了。山上从此变得荒凉了,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大山后悔了,他对小溪说:“我真不该赶走树,现在,游人们都不来了,多冷清啊!你说怎么办呢 ”小溪只是摇头,他也没有办法啊。于是大山天天流泪,恳求上天帮他把树请回来。这一切感动了春姑娘。第二年春天,她劝回了树,大山又披上了绿装,游人又多了,小河又欢唱起来。
过了些日子,大山又骄傲起来,他以为:只要有他和树就行了,便大声向小溪嚷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只知道一天流呀流呀,如果没有树,我早就被你冲得乱七八糟。而且你十分软弱,人们把你倒进什么样的桶,你就变成什么形状,一点儿主见也没有,滚吧。”
小溪听了后,非常伤心地说:“没有我,你会干枯的。”
大山还是不听劝告,赶走了小溪。
后来,大山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儿,大地枯裂了,树叶黄了,落了,花儿凋谢了,到处一片凄凉景象。他实在受不了,忙对树说:“树啊,我又错了,我们离开了水,真的是不能活下去了。”树无力地点点头。大山只好向上天乞求,太阳公公看见了,叹了口气。他把水变成水蒸气,又把水蒸气变成雨滴落下来。下雨了,大雨滋润了每一寸土地,树木活了,大地又有了生机。大山恢复了常态,游人们又来到了这美丽的地方。
从此以后,大山再也不骄傲了,因为他已经懂得了:世界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轻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对的。
20.大山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 其根源是什么
21.大山“后悔”的原因何在
22.大山为什么“再也不骄傲了”
23.从“环保”的角度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课文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1805年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l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于演出,没有被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开始文学生涯。安徒生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l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为了争取“未来竹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l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l68篇。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的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迭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答案
1.耀;chèn;hè;妥;呈;陛;稽;致;爵;骇;御;pìn 2.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3.(1)逗号;(2)句号;(3)冒号;(4)问号;破折号4.(1)辨别;(2)渴望;(3)呈报;(4)转动5.D 6.(1)这件衣服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可检验臣民是否称职或愚蠢。(2)内心恐慌。(3)揭露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7.(1)突出了皇帝酷爱新装的癖好,“既不……也不……也不”的句式把皇帝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不喜欢游公园与独爱穿漂亮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2)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和描绘事实,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真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童话是把无知无畏的“小孩”作为有知有畏的“皇帝”、“大臣”和普通百姓这些“成人”的对立面来描述的,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3)骗子骗人;皇帝受骗;大臣受骗又助骗;百姓受骗又传骗;小孩揭骗。 8.没有办法断定谁是真正的公主。9.既设置悬念,又暗示这位不一定是真正的公主,与下文形成对比。l0.示例:不能,这句话看似无关紧要,但增强了讽刺的效果,告诉读者这个故事看似荒诞,但现实中这样类似的事情正在发生着。(答能,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11.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自欺欺人。l2.自以为了不起,虚荣,骄傲。13.用这句话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14.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立足自己的岗位,认真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l5.骄傲自大的人没有好下场。 l6.不希望重病而死的妻子重返人间;不希望叔叔复活拿回他的财产;不想和她的先夫生活在一起;不愿跟死去的前任市长见面。 17.渲染气氛,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l8.“试验”二字是反语,由这场虚无试验的成功,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讽刺了小城上到市长、下到普通市民的愚蠢。 l9.都讽刺
了人们的愚蠢,都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瞒与骗的世风。20.两次(或四次),大山骄傲,瞧不起别人。1.山变得荒凉,大山被人们遗忘。 22.因为他觉悟了,世界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轻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对的。2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