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周末作业1.3测平均速度
1.(2020?姑苏区一模)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km/h,65cm
B.1.5km/h,1.2m
C.6km/h,20cm
D.15km/h,0.6m
2.小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如图),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 )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9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9km/h
3.(2019秋?荔湾区期末)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地从起点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赛跑,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从龟兔赛跑开始到兔子睡醒的s﹣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线OBD、OAC分别是它们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3这段时间,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B.兔子的平均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图中线段
OAC
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
D.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
4.(2019秋?抚宁区期中)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3s
B.小球从A点到D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5.某汽车从甲地前往乙地,前一半路程以30m/s的速度行驶需要30min;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甲乙两地相距
km,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6.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选填“A”或“B”);
(2)小球A和B在第1s至第6s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vA
vB(选填“=”“>”或“<”)。
7.(2019秋?常熟市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t;测得小车的长度为s1,木板的长度为s2.问:
(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为减小小车运动时间的测量误差,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些;
(3)下图中可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