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五周周末作业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五周周末作业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17: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周周末作业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19秋?镇江期末)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2019秋?连江县期中)声音分别在空气、金属和水三种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空气、水、金属
B.空气、金属、水
C.金属、空气、水
D.水、金属、空气
3.(2019秋?定州市期末)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  )
A.声音的传播条件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的影响因素
D.音色的影响因素
4.(2019秋?无锡期末)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B.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
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5.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6.(2020?天河区一模)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在研究电磁波和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按以下步骤做试验:将A手机悬挂在密封瓶内,如图所示,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可以看到A手机来电显示出B手机的号码,并且听到了A手机发出的响铃信号音。接着将密封瓶内的空气抽出,如果这时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你认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时(  )
A.听不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B.听不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
C.能听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D.能听到A手机发出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
7.(2020?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8.(2019秋?揭西县期末)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甲乙叉弹开。
(1)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
(2)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9.(2019秋?泰安期末)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 
 。
10.(2019秋?常州期末)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向一山崖驶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
(1)1.2km/min合多少m/s?
(2)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