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十一周课时作业3.3 平面镜成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十一周课时作业3.3 平面镜成像(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17: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周课时作业3.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大小只与镜前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大小、薄厚、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都没有关系。
【例1】(2019秋?东平县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用厚度为2cm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可以得出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的结论
④为获得明显的实验效果,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A.只有②和③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①和②
D.只有②和④
2、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因此成的是虚像。通过作图发现,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例2】(2019秋?大冶市期末)如图所示,B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常考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1】(2020?南海区一模)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1)实验中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分别测量A、B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 
 (选填序号)项措施。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实验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
C.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只减小A蜡烛的高度进行实验
(3)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小明为了更好地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采用了彩色LED光源进行实验,你认为图2中字母形状的光源,最好的是 
 (选填字母)。
【常考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例1】(2020?滕州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变小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变小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常考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1】(2019秋?新宾县期末)如图所示,a、b是点光源S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之后所对应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点光源S和它的像S′的位置及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