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十六周课时学案4.2凸透镜成像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十六周课时学案4.2凸透镜成像规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18: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周课时作业4.2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图示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1)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焦点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2)动态特性:当u>f时,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物像关于凸透镜移动方向一致,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且像变大。实当u2.列表对比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提示】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要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分别放在光具座上,确保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方便我们观察。
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能够利用光屏承接,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虚像都是正立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不能用光屏承接,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物体总是越靠近焦点所成的像就越大。
【例1】(2020?金昌)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 
 ;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 
 侧(选填“左”或“右”)。
【常考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判断
【例1】(2020?福建一模)若凸透镜某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均为30cm,则当物距变为20cm时,物体经凸透镜将成(  )
A.倒立等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常考2】凸透镜焦距的判断
【例2】(2020?白云区模拟)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凸透镜的焦距f是(  )
A.4cm<f<5cm
B.8cm<f<10cm
C.10cm
D.5cm<f<8cm
【常考3】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判断(2020?荔城区校级模拟)某人在照相时,摄影师看到人在照相机上所成的像太小了,其合理的调整方法是(  )
A.让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并适当减小暗箱长度
B.让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并适当增大暗箱长度
C.让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并适当减小暗箱长度
D.让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并适当增大暗箱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