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周末作业4.2凸透镜成像规律
1.
(2020?丹东一模)如图所示,小明用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他看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20?山西)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
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
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3.(2020?益阳)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 )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4.(2020?淮安)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5.(2020?乐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6.(2020?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7.(2020春?温州期中)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哪一种像符合放大镜的原理( )
A.
B.
C.
D.
(2020?朝阳)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020?广元)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2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
cm;将蜡烛移到距透镜光心25厘米处时,应调节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0.(2020?盐城)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将平行光
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这样做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
(3)将蜡烛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需向
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
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
(2020?镇江)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
2.(2020?建湖县二模)将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 )
A.会消失
B.没有变化
C.成在光屏上
D.亮度变暗
3.
(2020?苏州一模)如图是业余摄影师布赖恩?瓦伦丁专门利用特殊镜头在深秋时节拍摄的露珠里的菊花。露珠挂在草叶上,鲜花映射在上面,让你看到了一种震撼之美。若你通过露珠看到了如图中花朵的像,则这个像是( )
A.倒立、缩小、实像
B.倒立、放大、实像
C.正立、缩小、虚像
D.正立、放大、虚像
4.
(2020?章丘区模拟)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8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
5.
(2020?河北一模)如图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无法呈现出清晰的像
C.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
D.随着蜡烛越烧越短,呈现在光屏上的像也会上下移动
6.
(2020?长春模拟)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安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20cm
C.15cm
D.10cm
7.
(2019秋?定州市期末)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
C.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8.
(2020?十堰)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
(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9.
(2020?本溪)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填“f<u<2f”或“u<2f”)。
10.
(2020?包头)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
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0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