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二十一周课时学案5.3测量物质的密度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作业无答案第二十一周课时学案5.3测量物质的密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18: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周课时作业5.3测量物质的密度
1、固体密度的测量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固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对于物体的质量可以直接利用天平来测量,对于固体的体积则要注意以下几种可能:(1)形状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无论是否沉于水),均可以利用量筒来测量。
【例1】(2020?金昌)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橫梁平衡;
(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黄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 
 ;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
 
 g;
(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 
 cm3;
(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kg/m3。
2、液体密度的测量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若测量液体的密度,应设法测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在缺少天平或量筒的特殊情况下,可以用等量替换的思路来间接的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即“等体积法”或“等质量法”。
【例1】(2020?重庆一模)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用 
 (选填“手”或“镊子”)将砝码放入托盘中。
(2)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 
 ,(填字母代号)。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上图所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 
kg/m3。
【常考1】固体密度的测量
【例1】(2020?平度市一模)测量某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石块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石块的质量是 
 g。
(4)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cm3。
(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石块的密度为 
 g/cm3。
(6)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常考2】液体密度的测量
【例2】(2020?河南)郑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黄河生态文明”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明发现他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2)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项“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1)中实验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