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学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学案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09: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一、知识点:
音调:
1、定义:声音的_______________
2、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有关,振动越________。频率越___________
频率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例:(2020四川甘孜)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二、练习
1. 下列有关声现象中,不能改变音调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2. (多选)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又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频率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高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3.在“探究敲击铜管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管壁厚度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铜管,将它们用细线竖直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 )
A.?只能得出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B.?只能得出频率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C.?选项A和B的结论都不能得出???????????????????????????????
D.?选项A和B的结论都能得出
4. (2020赤峰)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B. 编钟发出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5.如图所示是小华家悬挂的风铃,一触碰就会发出声音。为此,他对风铃的发声进行研究。他取下四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风铃金属管,并由长到短依次悬挂起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根金属管,它们发出的声音(?? )
A.?均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振动的快慢一定相同?????????
C.?音调相同????????? D.?音调最低的是最长的金属管
6、(2020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7. (2020衡阳).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人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________ 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 ________(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
小致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小致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
8. (2020河南).如图 1 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频率为 256Hz 的A 音叉和频率为 440Hz 的B 音叉中. ____________ (选填“A”或 “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9.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文艺汇演中,小明表演了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小提琴的声音是靠琴弦________产生的,在演奏过程中,小明经常需要将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10.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贬低。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我们高速行驶而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音调将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1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的越来越快,这说明;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钢尺长度有关。
1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 ________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 ________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________不同。
13、(2020安徽)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答 案
知识点
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赫兹(Hz)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
例题:D
练习
1、 A
2. AC
3.C
4.A
5.D
6、A
7、空气、向上推
8、振动 、B
9、振动;音调
10、变高
11、(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转换法
(2)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
12、 (1)甲乙
(2)丁
(3)丙;音调
13、 音调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