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生物与非生物
1.根据有无生命可把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
和
两大类。蜗牛、桌子、狗、婴儿、汽车、含羞草、水稻、蚯蚓、玩具狗中,属于生物的是
。
2.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都有生长、发育和
的现象;
②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如摄食、呼吸、排泄等);
③生物都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
;
④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进化;
⑤生物具有完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⑥生物的生活需要环境,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主要以一些植物幼嫩的茎叶为食,是农业
虫。蜗牛体外有
,头部有
;腹部有
,是蜗牛的
器官,其内有足腺,能分泌
,有助爬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蜗牛有
觉、
觉、
觉、
觉,没有
觉。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蜗牛有以下生物基本特征:①蜗牛具有
的结构;②蜗牛能对外界刺激
;③蜗牛的生活需要
。
1.蜗牛没有的感觉是(
)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嗅觉
2.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方3厘米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具有(
)
A.视觉
B.味觉
C.触觉
D.嗅觉
3.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
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D.生物体都能通过运动适应一定的环境
4.(2014·临沂)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
)
A.呼吸与运动
B.运动与排出废物
C.生长与繁殖
D.需要营养与运动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大熊猫
B.机器人
C.电脑
D.月亮
2.(2013·怀化)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小麦
B.野人
C.雪人
D.爬山虎
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电闪雷鸣
B.潮涨潮落
C.山洪爆发
D.鸳鸯戏水
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
6.“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排泄废物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7.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现象(
)
A.植物的种子萌发
B.甘薯长出新叶子
C.糖水蒸发后产生糖的晶体
D.家养的鸭由0.5千克增加到2.5千克
8.在一滴河水中,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些选项不能作为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需要营养
B.能逐渐生长
C.体小且呈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9.蜗牛四处爬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寻找食物
B.逃避天敌
C.繁殖后代
D.锻炼身体
10.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什么器官能分泌黏液(
)
A.壳
B.眼
C.触角
D.足
11.使用下列仪器观察蜗牛的外形,你觉得适当的是(
)
A.放大镜
B.望远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12.根据你对蜗牛的认识,觉得蜗牛生活的环境是(
)
A.干燥温暖
B.潮湿温暖
C.潮湿寒冷
D.干燥寒冷
13.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
)
A.能够运动
B.需要呼吸
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生长
14.人们用铅笔触动蜗牛,蜗牛的身体会缩回壳里,触动桌子,桌子却没有反应。这表明(
)
A.蜗牛对刺激有反应,所以是生物
B.桌子对刺激没有反应,所以是非生物
C.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D.以上说法都对
15.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学生结伴同行,因为对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丙走进了水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
(1)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2)据你掌握的知识,三位同学出行捕捉蜗牛的时间应是(
)
A.上午
B.下午
C.晚上
D.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
(3)据你掌握的知识,三位同学捕捉蜗牛的出行时间和捕捉地点依据是(
)
A.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B.蜗牛白天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C.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向阳干燥处
D.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近水或水中
二、填空题
16.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
和没有生命的
。
对刺激有反应,
对刺激没有反应。
17.蜗牛体外有
,头部有两对
,两只
,一个
。腹部有
,是蜗牛的
器官,其内有
,能分泌
。
18.铜器表面的锈斑会不断增多,橘子表面的霉斑也会不断增加。你认为铜锈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
(答出一条即可);橘子上的霉
(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19.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
。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
。
三、实验、简答题
20.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
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
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
。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
、
、
、
等感觉。蜗牛的运动器官是
。
(4)假设蜗牛有视觉,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假设。
方案:
。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鲫鱼的肋骨
B.鲫鱼标本
C.小河里游动的鲫鱼
D.有鲫鱼游动的河水
2.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它说明了(
)
A.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自己产生后代
3.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2013·玉林)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5.(2013·益阳)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6.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7.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到蜗牛触角上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前后移动蜗牛
B.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头部和放大镜
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
8.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
9.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猫生小猫属于
;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
10.小明在解剖一只中毒死亡的野生动物时,对它胃中的杂物进行镜检分析,发现有大量的粗砂、一些昆虫的尸体、少量植物纤维和一些还活着的微生物。对提取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还获得了大量活体微生物实验材料。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生物是
,因为
;
(2)对提取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活体微生物实验材料,这说明生物具有
能力,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除此以外,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主要特征还有
、
、
、
等方面。
11.蜗牛爬行时,足腺会分泌黏液,而留下了痕迹,这有什么作用呢?蜗牛为什么要四处爬行?
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
非生物
蜗牛、狗、婴儿、含羞草、水稻、蚯蚓
2.①繁殖后代
③反应
3.害
壳
眼、口和两对触角
腹足
运动
黏液
视
触
嗅
味
听
4.①完整
②做出反应
③营养
1.C
解析:蜗牛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触觉比较灵敏,尤其是触角最灵敏;在较长一段触角的顶端生有眼,有感光功能,该触角还有嗅觉功能。蜗牛没有听觉。
2.D
3.C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新陈代谢(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够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草履虫要躲避它,培养液对草履虫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要趋向它。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培养液),说明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体现了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4.C
解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而ABD则不是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如植物不会运动,仅此一点即可排除ABD。
1.A
2.C
3.C
4.D
5.A
6.C
7.C
8.C
9.A
10.D
11.A
12.B
13.C
14.D
15.A
C
A
16.生物
非生物
生物
非生物
17.壳
触角
眼
口
足
运动
足腺
黏液
18.不属于
铜锈不能呼吸(或生物的其他特征)
属于
是否有生命
19.繁殖后代
生长发育
20.(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填:壳
眼
触角
口
足
(2)受到外界各种刺激
保护
产生反应
(3)视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腹足
(4)略(合理即可)
1.C
2.D
3.B
4.D
5.B
6.D
7.C
8.D
9.(1)生殖现象
(2)生长与发育现象
(3)遗传现象
(4)应激性
10.(1)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还活着
(2)繁殖
具有完整的结构,有应激性,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改变环境(写出其中四点就可以)
11.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减小爬行时与地面的摩擦,二是可以传递某些信息。蜗牛四处爬行,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另外也可以寻找同伴、寻找配偶、寻找栖息的地方等。
共4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