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同步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同步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09: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2.高等植物的细胞呼吸只发生在? (?? )
A.?活细胞???????????????B.?只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
3.小鼠肝脏细胞中CO2产生的场所是(  )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基质????????????????C.?线粒体内膜????????????????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4.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
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B.?施肥的同时结合松土,有利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
D.?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
6.白菜放在地窖中可较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 )
A.?温度恒定,白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B.?黑暗无光,新陈代谢停止
C.?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D.?CO2浓度较高,抑制呼吸作用
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
C.?人体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④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8.马拉松运动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合42.195公里,这是一项考验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会产生强烈的肌肉酸疼的感觉;被水淹的农作物会出现烂根现象,最终导致植物死亡。这些情景都与细胞的厌氧呼吸有关。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和乙醇都是丙酮酸氧化分解的产物
B.?运动员在比赛中会产生强烈的肌肉酸疼,与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有关
C.?被水淹的农作物会出现烂根现象,与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乙醇有关
D.?酸痛感几天后自行消失,主要是因为乳酸通过吸能反应后再生葡萄糖
9.研究人员将酿制米酒时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绘图如下,那么甲、乙、丙分别代表(??? )
A.?氧气、二氧化碳、酒精???????????????????????????????????????B.?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C.?氧气、酒精、二氧化碳???????????????????????????????????????D.?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10.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B.?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C.?若装置1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11.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比是(  )
A.?1:2????????????????????????????????????B.?1:1????????????????????????????????????C.?2:3????????????????????????????????????D.?4:3
12.下列是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受抑制
B.?O2浓度为10%时适宜贮藏水果蔬菜
C.?适当提高CO2浓度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D.?种子含水量是制约种子呼吸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
13.如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一定的氧气浓度(x)与水果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量(y)的关系曲线.据图你认为保存水果应选择哪个状态下的氧(?? )
A.?D???????????????????????????????????????????B.?A???????????????????????????????????????????C.?B???????????????????????????????????????????D.?C
14.甲、乙两图都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若CO2释放量为6mol和O2吸收量为4mol,则此时有氧呼吸占优势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适合储藏苹果的氧浓度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15.在如图三个相同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A,B,C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据图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装置A和B,B和C分别形成对照,因变量分别为种子是否消毒和种子的种类
B.?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并计算其移动速率为A大于B
C.?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B大于C
D.?如果A和B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的距离为A和B基本相等
二、非选择题
16.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选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据此过程是否消耗氧气,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其中,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________(选填“多”“少”)。
(2)图中A是________, 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17.如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为测定消过毒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物质D表示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_.
(2)图2所示实验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移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若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答】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A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答】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A符合题意;含有叶绿体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BC不符合题意;气孔周围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是活的植物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呼吸发生在活细胞内,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B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小鼠肝脏细胞内代谢终产物CO2的产生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小鼠在剧烈运动时,部分肌肉细胞会进行厌氧呼吸,终产物只有乳酸不产生CO2 .
故答案为:B.
【分析】小鼠肝脏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 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 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2)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C6H12O6 2乳酸+能量??????????????? (细胞质基质)
B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蔬菜和水果贮藏保鲜时的条件:零上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低氧(抑制无氧呼吸)、高CO2浓度(抑制有氧呼吸)和适宜的湿度。零下低温使得水果细胞因结冰而冻坏;无氧时,水果无氧呼吸积累较多的酒精而损害细胞,使水果品质下降,干燥环境中水果和蔬菜的水分容易流失,适所以应该保持适宜的湿度。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水果保鲜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对于水果保鲜多与其生活实际联系记忆分析,本题在解答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细胞呼吸相结合,就能快速作出判断。
D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酶等酶的活性,降低氧浓度可以降低有氧呼吸强度,最终降低果蔬中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果蔬储藏,A项正确;
B、矿质元素离子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和载体蛋白的协助,而松土有利于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B项正确;
C、厌氧菌需要严格的厌氧环境,因此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项正确;
D、在酿酒过程中,应先通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再密封发酵产生酒精,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主要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7、细胞呼吸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粮食和蔬菜的贮藏:
(1)粮食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干燥;
(2)水果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一定湿度。
D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温度恒定与白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A错误;黑暗无光的条件下,白菜的新陈代谢没有停止,仍然可以进行细胞呼吸等,B错误;温度适宜,呼吸作用较强,有机物分解增多,不利于白菜的保存,C错误;密闭的地窖提供了一个低温和低氧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这样会抑制细胞呼吸,从而达到延长水果新鲜时间,D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及呼吸作用与水果保鲜的关系,当呼吸作用进行的旺盛时,水果内的有机物分解得就多,水果也就变得不新鲜,因此要想保鲜,就要降低水果的呼吸强度,并保持其内的水分。
C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答】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②、①和③、①和④,A不符合题意;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细胞呼吸作用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但人体细胞不能进行酒精发酵,C符合题意;
D、包括乳酸菌在内的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①)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③) [H]还原丙酮酸,消耗[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过程:
分析题图: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③表示乳酸发酵,④表示酒精发酵。
A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A、由丙酮酸到乳酸或者乙醇,不是氧化分解的过程,前者是NADH将丙酮酸还原,后者是在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下完成的,A错误;
B、运动员在比赛中会产生强烈的肌肉酸疼,与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有关,B正确;
C、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因此被水淹的农作物会出现烂根现象,C正确;
D、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属于吸能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A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根据分析可知,密封后甲物质的浓度降低,应为氧气,甲下降的同时,乙物质浓度升高,乙应为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开始产生丙,丙应为酒精。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A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答】装置1小烧杯中有NaOH能吸收CO2 , 故装置1中不存在CO2 , 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代表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萌发的种子若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1的红色液滴会左移,装置2中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相等,红色液滴不移动。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不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说明产生了CO2 , CO2是无氧呼吸产生的。综上分析,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装置1:NaOH吸收了CO2 , 所以测定的是O2的吸收量,因此能判断有氧呼吸的强度。当液滴不动,则无O2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左移动,则吸收了O2 , 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当红色液滴不动时,O2的吸收=CO2的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当红色液滴向右移动时,CO2的释放大于O2的吸收,表明进行了无氧呼吸。
D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假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消耗1mol的葡萄糖,反应式如下:
C6H12O6+6H2O+6O2 →6CO2 +12H2O+能量
1 6 6
1 mol 6 mol 6 mol
C6H12O6→ 2酒精+2CO2+能量
1 2
1 mo 2 mol
由此可见,它们放出的CO2之和为8mol,消耗的O2为6mol,比例为4:3.
故答案为:D.
【分析】酵母菌甲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酵母菌乙发酵时,进行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 2酒精+2CO2+能量.利用条件“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计算出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与酵母菌甲吸入的氧气之比.
B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A、由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受抑制,A正确; B、由图可知,O2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故要贮藏水果蔬菜,O2浓度应低于10%,使细胞呼吸强度最弱,最少限度的消耗有机物,B错误;
C、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故适当提高CO2浓度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C正确;
D、水是有氧呼吸的原料,故种子含水量是制约种子呼吸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D正确.
故选:B.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2)O2浓度? 由图可知,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O2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CO2浓度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呼吸速率下降.CO2浓度过大,会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4)含水量? ?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含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C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在无氧或O2浓度很低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同时产生酒精,不利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B点)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最少,就是CO2的释放量最少.
故选: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A点时,O2浓度很低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A﹣B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水果释放的CO2相对量减小;B﹣C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增强,水果释放的CO2相对量增加.
B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 , 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若CO2释放量为6mol和O2吸收量为4mol,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消耗O2量与产生的CO2量相等,因此4mol来自于有氧呼吸,2mol来自于无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物质变化关系:1C6H12O6~6CO2 , 可推断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mol;根据无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关系:1C6H12O6~2CO2 , 可推断出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mol,则无氧呼吸强度大,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C正确;
D、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分析】甲图用柱形图表示了呼吸作用中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之间的关系,乙图用曲线图表示了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的变化,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 , 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甲图中氧浓度为b、c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解:A. 装置A和B、B和C分别形成对照,自变量分别为种子是否消毒和种子的种类,A错误;
B、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速率较大,即移动速率为A小于B,B错误;
C、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B小于C,C错误;
D、如果A和B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的距离为A和B基本相等,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各装置中的NaOH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 因而装置中水珠的移动情况决定于种子的耗氧量;实验的自变量分别为种子是否消毒和种子的种类;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较高,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 消耗等质量的有机物,花生种子耗氧量大。
二、非选择题
16. (1)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多
(2)丙酮酸;②
(3)①③;①④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1)动物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根据是否消耗氧气,可以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丙酮酸,反应①②③④中,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必须氧气的参与。(3)苹果贮藏久了,进行无氧呼吸(①、③)产生了酒精,所以会有酒味;而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即图中的①、④过程,因此没有酒味产生。
【分析】试题分析:过程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表示的物质是丙酮酸;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过程③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④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O2;酒精
(2)增大吸收CO2的面积
(3)①③④;①②
【考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糖酵解过程,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根据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知,物质D表示O2 , 物质E表示酒精.(2)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面积.(3)甲装置中放置的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不动,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正好与消耗的氧气量相等,乙装置中放置的是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墨滴左移,说明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结合甲和乙可知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图1中的①③④).若甲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没有消耗氧气,结合甲和乙说明细胞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图1中的①②).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1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图2中:甲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气体,因此甲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的差值;乙装置中KOH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乙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产生消耗的氧气量.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