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大学之道》课件 (共46张PPT)+教案+导学案+课后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大学之道》课件 (共46张PPT)+教案+导学案+课后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1 18:07:58

文档简介

《大学之道》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二、预习要求?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查工具书,给生字词标注拼音。?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三、预习检测?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与《?》《?》《?》合称为“四书”。?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积累词语:?
1.道:?。?
2.明明德:?。?
3.亲民:?。?
4.止:?。?
5.知止:?。?
6.静:?。?
7.安:?。?
8.虑?。?
9.得:?。?
10.齐其家:?。?
11.修其身:?。?
12.致其知:?。?
13.格物:?。?
14.庶人:?。?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下列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六、课后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应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内核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对理论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
(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将下面的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大学之道》导学案答案
四、研习文本:?
积累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翻译句子“?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课后检测:?
(一)?
1.C(“刑法不如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B?(“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3.D(A“其它的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B“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了儒家的要求:?C“是对‘责任的进步补充”有误,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补充\'。)?
(二)?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大学之道》课后训练习题
一、读《大学之道》回答下面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经)?
1、翻译下列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读文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应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内核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对理论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
 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
B.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
C.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礼的教化作用。
D.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B.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
C.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
B.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
C.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
D.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
4将下面的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三、读《大道之行》完成下面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a老有所终,?b?幼有所长,?c?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本文选自《     》,其作品大多反映了     ?思想。
2“壮有所用”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______(a、b、c)处,理由是:                     ?。《桃花源记》中与该句话意义相通的句子是:????????????????????????????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谋闭而不兴???????????????
?????
讲信修睦????????????????
男有分?????????????????
???
外户而不闭???????????????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5、文中描述“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根据提示用文中的语句填空)6分?
①人人都能受到了社会关爱?
?????????????????????????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6、孔子与陶渊明都描绘了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其根源是什么?(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
?????????????????????????????????????????????????????????????????????
7、比较下面这篇短文,说说文中所写的“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是谓小康。
????????????????????????????????????????????????????????????????????
?
答案:
一、《大学之道》
翻译句子: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读文思考问题: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
1.C(“刑法不如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
2.B?(“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
3.D(A“其它的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B“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了儒家的要求:?C“是对‘责任的进步补充”有误,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补充”'。)?
4、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
《大道之行》答案:?
1、礼记??
儒家
2、b??
按又老到幼的顺序排列??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奸邪之谋???
诚信???
职务???
用门闩插门
4、略
5、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a老有所终,?b?幼有所长,?c?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礼仪丧失殆尽
7、天下为公(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简介曾子
(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夏禹之后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国,曾姓自此发源。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孔子托孤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公元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病逝鲁国
公元前436年(鲁悼公三十一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像《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公元前435年(鲁悼公三十二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子,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一岁
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
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成为了“四书”。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之书,所以把《大学》列为
“四书”之首。?
  后来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
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
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
(一)自主学习?
方法: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七)分析:哪种情况下心就不正了呢?
明确:《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了愤怒、恐惧、喜好和忧患等剧烈波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不正了。
(八)当我们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呢?
明确: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说,要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必须修身,而要达到修身的前提,我们需要正其心,而要达到正其心的关键就是要诚其意。
这里的心正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心正是有差别的,一般人认为心正是说这个人很正直、刚直不阿。大学、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内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心正指的是内心安详、中正,外部表现为睿智和融通,如果仅仅用刚直不阿等来形容心正就偏颇了,因为刚直不阿的人在内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学、中庸所说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说他们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外部表现为执着、孤傲、刚烈等。
刚直不阿的人常常因为不得志而内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而隐居,这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表现;心正的圣人也可能会去隐居,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痛苦,对他们来说隐居是对时局的正确判断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刚直不阿的人隐居以后一般是不会出山的,因为心不正的原因,过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时局变化后会出山的,因为心正所以内心没有痛苦,而且“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让圣人不请自出。
六、作品影响正面影响:《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负面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从这个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人,虽然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如果百姓与统治者利益发生冲突,只能是牺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带有一些奴性。
[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课后拓展延伸:《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何谓“大学”古之大学重在道德学问的培养,与现在学习知识、技能,获得学历的大学院校,是两个概念。《大学》所揭示的道理,在开天辟地之前就有。只源于世人迷失根本,孔夫子不得已以《大学》始教,明德于天下,以期早日实现大同世界之理想。大学者,学大也。何谓大?唯天为大。天可学乎?曰可。
要想读懂《大学》,首先得明白“大学”这两个字的深层含义才可明白“大学”的精髓所在。那么何谓大,何谓学呢?就一个“大”字我就就有这么多理解,真可谓“大”,“大”字有三层含义:其一,是超越相对大小之大,此“大”字是无边无量的大,圣人以此代表宇宙的本体。其二,是效法大人,大人之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与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由一阴一阳组成,阳者先天之性,即精神,儒家称为大人,佛家称为法身,道家叫做真人;阴者后天之命,即肉体,儒家称小人,佛家称色身,道家叫假人,三教圣人说法不同,其理却是相同的。孟子曰:“勿以小害大,勿以贱养贵。”就是让我们在有生之年,不为己悲,不为物累,不为欲牵,效法大人,达到生命圆满的境界。
其三,人得一为大,暗示世人寻找“明师”指点。子贡曾感叹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人得一后,就可学性与天道。理未明,焉修道?肓修瞎炼,苦死无成,没有“明师”点悟,往往会步入歧途,很难见性开悟。当年,神光为了得闻真传,断臂求法,有诗为凭:不知到底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道是路,理是法,千经万典证明它,翰墨文章满天下,没有一人知道道法,经集纲史人人读,只少一指路便差。可见“明师”的指点,胜过读千经万典,唯有寻求“明师”指点迷津,才能破迷开悟,才有机会成就生命的永恒。
曾子拜母噬指的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快到数九了。外面狂风凛冽,曾子在家中搜索一圈也没有发现多少粮食,米缸已经空了,他把家里的玉米做了一碗面糊糊,给床上躺着的母亲吃了,自己就只能把刷锅水囫囵喝了下去。
  但是刷锅水怎么能填饱肚子,为了不让母亲听到自己肚子咕咕叫而伤心担忧,他骗母亲说要出去砍柴,想躲起来。但是母亲不让他去,外面风那么大,上山砍柴会有危险。
曾子安慰母亲说道:“娘,您在家歇着,我看外面风现在变小了。咱们家没有过冬的柴火了,趁现在天气还好,我去多打一点,然后结冰就不用出去了。”于是拿着砍刀,搓搓冻疮的手,出门了。
曾子砍了一半,突然觉得一阵心疼,他担心是不是母亲出了什么事情,便赶紧收了柴刀,背起打好的柴往山下跑,回到家一看,原来是家里来了一位远房亲戚,母亲有病在身不好起身,又怕失了礼数。于是情急之下咬烂自己的手指,希望曾子能感受到,然后回家。
曾子招待了客人,把客人送走之后,他跪在母亲床前说道:“娘,您以后想儿子就轻轻地咬一下手指,儿子就能感受到了,别用力咬了,儿子会心疼的。”周围人知道了,都赞叹他的孝行。
曾子衣敝衣以耕的故事
  曾子的品行和名声在外被人广为流传,当时处于乱世时期,很多君主都有招揽人才的心思,于是鲁国君主便请人前去请曾子到鲁国。  
  曾子家境清贫,经常穿着麻布旧衣服,自己在田里耕地,鲁国国君知道之后就派人对他说:“你所居住的附近区域就当做你的封地吧,然后你在这里收租金,就可以买好点的衣服,过好一点的生活了。”曾子没有接受,鲁国国君不放弃,又派人去了好几次。国君派出的特使劝他:“这不是你自己求来的,这是国君赠予你的,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
曾子摇摇头:“接受别人的馈赠但是又没有什么回报,如果不接受又会对不起人家一番好心,让别人觉得傲慢,虽然你们真心相邀,但是我仍然感觉亏欠。”来使心悦诚服的离开了。孔子后来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敬佩,觉得曾子保全了气节。
这件事情体现出曾子无功不受禄,他要靠自己的实力吃饭。鲁国君主给了他一片封地,虽然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容,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让曾子不敢接受。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馈赠都会有亏欠之心,过分的拒绝也会让亲友之间的感情受损伤,如果接受了,又会让自己的品行有损伤。不过亲友之间多是情谊,这和君主对自己的馈赠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接受亲友馈赠还有可能不谈报答,但是用城镇想赠送,真的没有办法接受。
曾子名言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名言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出自《论语》)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出自《论语》)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6]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大学之道》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介绍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儒家主要学派—“曾子子思孟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合称“四圣”。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释义: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3、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
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
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
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
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
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
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
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
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
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探究思考?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七)分析:哪种情况下心就不正了呢?
《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了愤怒、恐惧、喜好和忧患等剧烈波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不正了。
(八)当我们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呢?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说,要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必须修身,而要达到修身的前提,我们需要正其心,而要达到正其心的关键就是要诚其意。
这里的心正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心正是有差别的,一般人认为心正是说这个人很正直、刚直不阿。大学、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内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心正指的是内心安详、中正,外部表现为睿智和融通,如果仅仅用刚直不阿等来形容心正就偏颇了,因为刚直不阿的人在内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学、中庸所说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说他们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外部表现为执着、孤傲、刚烈等。
刚直不阿的人常常因为不得志而内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而隐居,这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表现;心正的圣人也可能会去隐居,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痛苦,对他们来说隐居是对时局的正确判断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刚直不阿的人隐居以后一般是不会出山的,因为心不正的原因,过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时局变化后会出山的,因为心正所以内心没有痛苦,而且“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让圣人不请自出。
中国现代社会的邓小平,当国家需要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他出来工作的时候从来不提及过去,就说明他内心很中正,过去的三起三落没有在他心理留下痕迹。
六、作品影响
正面影响:《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负面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从这个思维模式教育出来的人,虽然有“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但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只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如果百姓与统治者利益发生冲突,只能是牺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带有一些奴性。
[28]?
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课后拓展延伸: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何谓“大学”
古之大学重在道德学问的培养,与现在学习知识、技能,获得学历的大学院校,是两个概念。《大学》所揭示的道理,在开天辟地之前就有。只源于世人迷失根本,孔夫子不得已以《大学》始教,明德于天下,以期早日实现大同世界之理想。大学者,学大也。何谓大?唯天为大。天可学乎?曰可。
要想读懂《大学》,首先得明白“大学”这两个字的深层含义才可明白“大学”的精髓所在。那么何谓大,何谓学呢?
就一个“大”字我就就有这么多理解,真可谓“大”,“大”字有三层含义:
其一,是超越相对大小之大,此“大”字是无边无量的大,圣人以此代表宇宙的本体。
其二,是效法大人,大人之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与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由一阴一阳组成,阳
者先天之性,即精神,儒家称为大人,佛家称为法身,道家叫做真人;阴者后天之命,即肉体,儒家称小人,佛家称色身,道家叫假人,三教圣人说法不同,其理却是相同的。孟子曰:“勿以小害大,勿以贱养贵。”就是让我们在有生之年,不为己悲,不为物累,不为欲牵,效法大人,达到生命圆满的境界。
其三,人得一为大,暗示世人寻找“明师”指点。子贡曾感叹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人得一后,就可学性与天道。理未明,焉修道?肓修瞎炼,苦死无成,没有“明师”点悟,往往会步入歧途,很难见性开悟。
当年,神光为了得闻真传,断臂求法,有诗为凭:不知到底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
道是路,理是法,千经万典证明它,翰墨文章满天下,没有一人知道道法,经集纲史人人读,只少一指路便差。可见“明师”的指点,胜过读千经万典,唯有寻求“明师”指点迷津,才能破迷开悟,才有机会成就生命的永恒。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