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鉴赏要点
明背景——香港回归。
明文体——消息(新闻六要素)。
理思路——倒金字塔结构。
赏语言——准确、凝练、鲜明、庄重。
悟情感——回顾统一、感受复兴。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掌握新闻的结构及特点
鉴赏新闻语言,理解重要词句。
感受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01
鉴赏要点
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语基落实
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掩盖·掩映
远处描绘了层叠的山峦和漂浮在平湖上的船只,近处刻画了_____在奇峰之中的松柏和近处刻画了俯视的角度,将大坝推至中景。
爱奇艺靠《延禧攻略》独大,成功___ 了内容储备不足的问题,爱青春、奇悬疑可陈,集均播放量(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垫底)。
临近·邻近
香港的各类街市有200多个,大多位于市中心或______民居的地方。曾有调查报告分析,如果街市距离住所超过800米,居民就会拒绝去购物。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脚步的______参与冰雪运动逐渐成为大众冬日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把冰雪运动与音乐、时尚相结合,融入度假游、休闲游中。
掩映
掩盖
邻近
临近
语基落实
辨词义: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宣告·宣布
我国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向全世界_____中国进入了航天新时代。
北京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评委会___ 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的大爱丽丝·门罗。
消失·消逝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脸上的笑容马上______了。
火车开走了,隆隆的声音渐渐______小车站又给沉寂统治了。
掩映
掩盖
消失
消逝
语基落实
词语积累:请判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在万众瞩目的目光中迎来了重启。
2.这些冉冉升起的新星将来肯定会在世界足坛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3.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座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 村。
4.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和进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 的小小说作家,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雪泥鸿爪。
5.世友将军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是个暴虎冯河的常胜将军。。
×
×
√
×
×
02
鉴赏要点
之重点突破
英国曾经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形容其领土广袤。香港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即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①现实场景。1841年,英国远征军从海上来占领了港岛;1997年,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从海上黯然离去。
②历史场景。“从海上来”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的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在这样平静、朴实的叙述中,作者的喜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含意?
03
鉴赏要点
之写法赏析
主要体现为数字的运用。如对时间的精确记录,“4时30分.…4时40分……晚6时15分…….7时45分……0时40分……“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等;概数的运用,如“150多年”“一个半世纪”等,这些数字反复渲染着百年巨变的历史沧桑感。
1.语言精确。
主要体现为形容词、短语以及语句等的选用和组织力求言简意深。文中两次使用了“日落”这一意象,“日落余音”“日落仪式”等,语言凝练的同时,含蓄地传达出一种嘲讽的意味。
2.语言凝练
本文就像一套连续播放的幻灯片,每一幅画面都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声形并茂。自然环境的点染,如“蒙蒙细雨”“雨越下越大”“灯火渐暗”等;历史背景的烘托,如港督府的历史等;仪式现场活动、气氛的描述等,均要言不烦,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3.语句鲜明
文中很多动词的选用,如“冉冉升起”“恢复”“移交”“接管”等,都透露出庄严的意味。还有一些强调句的运用,如“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等,简化的修饰语,肯定的语气,反复强调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4.语言庄重
03
鉴赏要点
之思辨探究
“别了,不列颠尼亚'”与“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
“别了,‘不列颠尼亚'”更好。
原因:
①采用倒装句式,突出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一雪前耻的喜悦之情;
②虚实结合,“不列颠尼亚”既实指轮船,又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它的离去标志着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富有文学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别了,不列颠尼亚'”与“英国撤离香港,结束统治”哪个标题更好?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消息的主体部分除了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之外,在第4、7、11段还分别插入了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能否删除?为什么?
除背景材料虽然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但失去了原有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删。
①背景材料顺序清晰。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一个现实场景,它们凭借现实场景串联在一起,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②背景材料烘托现实场景,深化文章主旨。对历史背景的介绍,暗示了当时中国国力的弱小,将历史与现实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增强。
③背景材料的插入,让历史与现实以镜头交错的方式出现,使现实场景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