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5 病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5.5 病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06: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病
毒》
教材分析
1.教材相关概念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一节,通过介绍病毒的重要特点,传递“微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极小生物,人类应正确看待和利用病毒。”这一重要概念。它在教材相关概念的学习中,相对系列,也可以与传染病和免疫相关内容相辅相成,对于树立“辩证看待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在生态中的作用”的生物学观点,具有推进意义。
分析本节课想传递的生物学重要概念,设置以下分级概念目标:
2.概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病毒的各个特点(无细胞结构等),病毒对其他生物带来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探究、逻辑、发散思维的培养;巩固观察、提取信息、对比归
纳、表达、小组合作等能力提高。
(3)情感目标: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应用生活实际、团队合作精神等情感体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病毒的各个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2)难点:病毒的生理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前概念:病毒是一类与细菌类似,很小,且对人类有危害的生物。
学生目前对病毒的认识相对较少而且比较模糊,也不了解病毒的生理特点。科学史的引入应既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又可自然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八年级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共同完成本节课设计的几个任务,应可逐步达成病毒的次级概念直至达成重要概念。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理论首先想要体现课标面对全体学生以及能够提升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当然也需要带一些探究方法的培养。而总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分层解读重要概念,选用合适的资料和事例,帮助学生分块学习,体会病毒的各个特点,然后让学生能逐渐构建病毒的较小概念
次级概念
较大概念
重要概念,并最终可以用之应用于一些生活实际,来看待、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考虑到病毒的次级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最好有一条主线来串联,而且本节课要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在认识病毒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要深刻体会到病毒的生理特点,所以,本节课就考虑设计使用导学案,以之作为主线索设计了五个教学模块:1,
科学史的引入和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思维,构建病毒的大小概念;2,通过对比动植物细胞的观察,导出病毒无细胞结构特点的概念;3,使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体会到病毒生活方式和种类特点的概念;4,交流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导出应辩证看待病毒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5,应用与反馈总结的设计,最终想让学生对病毒有总体和应用提升的认识,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成本节课的重要概念,设计让学生以图表形式构建病毒的重要概念以反馈。因此,本节课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很重要,通过每个环节的任务安排设计,来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
四.教法,学法指导
1.教法:启发式教学,谈话法和讨论法为主。
2.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对比归纳法等。
五.教学准备
导学案,相关多媒体资料,PPT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学习过程
归纳总结,应用反馈
细菌的有关知识
病毒的发现过程
(过滤)
滤过性病毒
病毒的大小
病毒不能在非生命的有机物中生活
病毒的结构特点: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种类
病毒的生活方式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利用知识,关注实际,应用提升
提问
使用多媒体
模拟病毒发现实验的演示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谈话交流,引出本节新课
使用多媒体(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并得出病毒极小的特点
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
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完成识别、观察、对比,发现病毒结构特点过程
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引导关注生活实际
谈话交流
引导交流
引导应用、
总结
谈话交流
归纳学生表达
回答
了解、观察
、思考
进行合理推理,与教师交流
观察,举例,
了解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
描述病毒大小单位(纳米)
根据导学案一,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小组讨论,设计如何证明不存在细菌的实验方案。
讨论交流
二,
复习识别、
观察、比较发现病毒的结构特点
三,
观看视频
提取信息,关注实际,
解释问题
得到结论
谈话交流
四,
归纳、交流、表达
认同辩证观点
五,使用所学解释和应用生活实际问题
归纳总结
关注实际
表达收获
完成病毒特点的概念图解
联系与本节课有联系的内容,设置引入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导入本节新课
构建病毒大小的重要概念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实验设计能力,并对病毒生活条件有初步了解
训练学生多方面能力,能有生成性发现的情感体验,构建病毒结构特点的重要概念,为接下去的学习打下基础
使用多媒体解决难点,并进一步构建病毒的重要概念
设置信息提取、归纳,语言组织、表达的平台,实现能力训练,以及生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设置实际情境,应用提升,实现关注自身,关注社会的情感体验目的
七.板书设计:
第五章


一.病毒的特点
1.极为微小
2.无细胞结构
3.可分为三类
4.寄生活体细胞内
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课后,我感觉设计的概念教学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从我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感觉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习兴趣也不错,能够接收本节课想要传递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反思主要还有两点:1,病毒这节课相对抽象,分层解析课标的重要概念进行教学效果良好,不过要是能有更多实践体验可能更好,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条件暂时达不到的情况下,平时就应有更多的素材积累,效果应该会更好。2,本节课我也很想上成另外一种模式的,同样也是基于重要概念解析分层传递的设计,不过形式改为加大多媒体使用的学习,就是两个学生自主使用一个大屏幕电脑应用多媒体学习的形式,我觉得这节课内容比较合适。但因为目前条件所限,暂时还不能实施,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尝试,我觉得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