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1 19: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奠定了三国鼎立
的基础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
北方奠定基础
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











洛阳
曹丕
221年
建业
刘备
孙权
220年
成都
229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材料一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人口
兵力

103万
443万
60万

28万
94万
10.2万

52.3万
230万
23万
从上表中你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中哪国家实力最强?哪国家实力最弱?
一、西晋的短暂统一
263年,魏灭蜀。
266年,西晋取代曹魏。



263年
西晋
280年
1、西晋的建立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266年
司马炎
洛阳
2、西晋的统一
(1)时间:
(2)标志:
280年
西晋灭吴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相互攀比,奢侈成风。
材料二: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材料三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
钱被奉为神物“它没有地位却受人尊敬,没有势力却很红火,它能够推开富贵官宦之家的门。只要有钱,就可以化危机为平安,可以让死的重新复活;可以做到你想做的一切......如今的人们,眼里只有钱。”还说“世人视钱为神明宝贝,大家像敬爱兄长那样爱它,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孔方”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金钱至上
这两则材料又说明了当时的统治状况如何?
统治腐朽,奢侈成风。
3、八王之乱
说一说八王之乱的原因、目的和结果。
原因:
(1)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实力日益强大。
(2)晋惠帝昏庸无能
结果:
(1)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灾害,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目的: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匈奴灭晋
西晋的
统一
1、统治腐朽,奢侈成风;
2、八王之乱;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短暂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78—79页的课文回答问题
1、这些游牧民族什么时候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哪几个?
2、这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了几个政权?总称为什么?
3、在这十六国中,前秦为什么会首先强大起来,统一黄河流域呢?
东汉、魏、晋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前秦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材料四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学习经营畜牧业。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汉人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西晋








少数民族起兵
十六国
(前秦)
练习题
P课堂小练习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