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2 06: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政权并立
苻坚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强,并统一了北方?
王猛
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成语典故
结果
特点
383年
前秦VS东晋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
前秦失败
东晋胜利
以少胜多
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影响?
讨论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领军人物
军队素质
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军心涣散
团结一致,士气高昂
前秦
东晋
北魏的兴起
狩猎图
鲜卑族服装
历史小导游
请把下列解说词补充完整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部建立____。
439年,北魏
________
,结束
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拓跋
统一北方
北魏
假如你是北魏统治者,面对这些困难,你会怎样解决?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巩固统治,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民族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汉族
农耕
为主
定居
比较完备
先进
北魏
鲜卑族
游牧
为主
逐水草
而居
相对落后
落后
鲜卑族的统治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孝文帝登基后,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平城
洛阳
北魏
孝文帝改革
1.迁

假如你是孝文帝,在迁都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呢?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孝文帝出行图》
胡服俑
汉服俑
《北魏文官俑》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②说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④改汉姓: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⑤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①迁
都: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沿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心理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孝文帝
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交融
迁都洛阳
前秦衰败
北魏统一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