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欣赏《 东 边 升 起 月 亮 》
教学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东边升起月亮》,知道作曲家普契尼及歌剧有关知识。
2、通过聆听、对比、哼唱、及视频欣赏,尝试分析歌曲的旋律、演唱形式、情绪等特点。
3、通过拓展,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分析歌曲旋律、情绪、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导入
1、师:伴随着阵阵茉莉花香,今天我们要来到一个童话般的国度——意大利。你对意大利有什么印象?
2 下面老师来告诉大家你们不知道的一些有关意大利的文化。
多媒体展示意大利风土人情图片,歌剧院。
二、赏析《东边升起月亮》
1、初听歌曲,谈感受。
师:意大利是歌剧的发源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歌剧的选曲,名字叫《东边升起月亮》,请你听听,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板书课题。生看歌曲视频,谈感受
2、认识作曲家普契尼,介绍《图兰朵特》故事
师:这首歌曲选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特》,它是由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创作的。谁来介绍一下普契尼?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歌剧,《图兰朵特》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特》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京都的故事。剧中主人翁图兰朵是元朝的公主,她容貌美丽,性情残忍,他给向她求婚的人出了三道谜语,猜不中的就要判处死刑。
3、复听歌曲,分析其旋律特点。
师:为了使图兰朵在剧中的形象更富于东方色彩,普契尼收集了大量的民歌资料。《东边升起月亮》就采用了我们学过的一首江苏民歌的旋律进行改编,让我们仔细来听听,它和哪首歌曲旋律相似?
a师弹旋律,生边听边找答案。
b多媒体展示《东边升起月亮》和《茉莉花》曲谱对照图,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c生跟琴唱两段旋律,感受相似之处。
师:《东边升起月亮》将原《茉莉花》中富有特性的音调,根据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加以展开,使音乐更加平和抒情,有一种朦胧色彩,更符合剧情要求。
d听音乐,再次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4、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
师:那么这首歌曲在剧中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的呢?让我们从歌剧的视频片段中找出答案吧。
a观看歌曲视频,师生共同分析。
b师板书:演唱形式——童声合唱。
5、分析歌曲情绪特点。
师:同学们唱(吹)的特别好,仿佛我们已置身于歌剧的演出中。你们想看看这段童声合唱是在剧中的什么情节下演唱的吗?它在歌剧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请同学观看歌剧演出视频片段。
a观看歌剧片段,分两段观看。师讲解:在东方氛围中,波斯王子即将执行死刑,众人在广场上仰望夜空,唱《月亮怎么还不出来》。月亮出来后,众人合唱《月亮出来了》,远方传来童声合唱《东边升起月亮》;(暂停)在月光下押到刑场的波斯王子脸色苍白,大众合唱“可怜的年轻人,请公主赦免”。。。。。。。
b读歌词,分析歌词内涵,生谈感受,
c师板书:《东边升起月亮》情绪——悲叹、愤恨;《茉莉花》——妩媚、柔婉
d随着琴声有感情地唱一唱歌曲(带入歌词),再次感受其情绪特点。
6、简介歌剧定义。
师: 经典的音乐,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有丰富的舞台画面诞生了《图兰朵特》这部歌剧,那什么是歌剧?你能给我答案吗?(根据生回答情况加以引导)我们不难总结,歌剧就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
三、拓展
1、图片展示《图兰朵特》剧照
师:1926年,歌剧《图兰朵特》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2008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在鸟巢执导了该剧,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中国民歌富于此剧的魅力。
2、视频欣赏《金声玉振》
师:《茉莉花》被选为意大利歌剧音乐素材,可见它不愧为中国民歌的典型之作,据考证,《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是根据《图兰朵特》中的《茉莉花》旋律翻唱而来,这首歌曲也多次被我们中国的音乐人进行艺术加工改编,在2008年的奥运会颁奖音乐中,作曲家谭盾将它写入了《金声玉振》,让我们来听一听。
3、视频欣赏《绿箭口香糖广告》
师:《茉莉花》的旋律不仅可以搬上高雅殿堂,也时刻萦绕在我们周围。下面这是将歌词进行改编的作品,请欣赏。
欣赏视频《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四、小结
师:茉莉花香溢满中国大地,飘向欧洲乃至全世界。中国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更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我们放眼世界,让世界记住我们的声音!同学们,再见!背景音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请学生随音乐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