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1 19:1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音乐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以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进行课程设计,引领教学实施,全面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因此本节课作为一节音乐综合课,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音乐创造等多种音乐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赏、表现和编创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音乐审美的直接经验。
二、【教学分析】
《月亮姐姐快下来》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童话”中的内容,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歌曲,全曲由齐唱和轮唱两种形式组成。音调由1 3 5 三个基本音构成,节奏型XX XX X|XX X-|贯穿整首歌曲,轮唱部分第一声部结束在“3”音上,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歌词中与月亮姐姐的对话,表达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年级的学生听唱与模仿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音乐演唱经验,但是由于处于变声期,音色缺乏一定的美感,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轻轻演唱。他们对音乐有体验经验,但缺乏整体把握,因此注重以音乐为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风格,加深对音乐理解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在演唱歌曲及相关活动中,感受歌曲的美,体验音乐与合作带来的快乐。
2.在聆听、演唱、演奏、表演等活动,提升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
3.能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并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四、【教学准备】
钢片琴、木琴、打击乐器、钢琴、课件等。
五、【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用连贯的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难点:最后一句四度的音准,合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和教具截图) 设计意图
【一】
聆听
歌曲
感知
听辨
1.初次聆听,整体感受。
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一边聆听音乐范唱,感受音乐并回答。
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获得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体验音乐要素对音乐的作用。
2.二次聆听,听辨演唱形式和歌曲表现的场景。

学生聆听歌曲,辨别演唱形式,熟悉歌曲内容。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通过变化重复的聆听,熟悉旋律。学生辨别演唱形式,提高音乐听辨能力。
3.三次聆听,听辨歌曲的节拍。 辨别歌曲节拍,体验三拍子韵律感。 学生辨别节拍,熟悉旋律的同时,培养音乐的听觉。
【二】
学唱
旋律
解决
难点
4.学唱歌谱。
划着三拍子图示,演唱不带切分音的旋律。 学生划三拍子图示演唱歌谱。
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5. 演唱带连线的切分音的旋律。
学生演唱带切分音的旋律,感受切分音带来的效果。 体验音乐要素对歌曲的表现。
6.解决最后一句的四度音程。
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
通过学生自己想出办法解决难点,培养学习音乐的能力。
【三】
学唱歌曲
感知合唱
6.填词演唱。 生加入歌词演唱。 熟悉歌词。
7.声音处理。
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歌唱状态演唱。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调整音色演唱歌曲。 演唱出歌曲的意境。
8.感知合唱。
引导学生发现合唱部分的旋律特点和节奏对位特点。 学生发现合唱部分低声部旋律和齐唱部分相同,并在第一个小节后开始演唱。 学生自主发现,更易于掌握。
9.引导学生二人合作体验轮唱。 学生结伴合作,先行体验轮唱。
先体验,学生获得的音乐能力会更强。

【四】
表演
歌曲
实践
创造 10.请学校打击乐团的同学用木琴、钢片琴编创旋律。个别同学用碰铃、串铃、风铃为歌
曲创编伴奏。
学生编创旋律和打击乐器。 在音乐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11.引导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旋律创编。 学生用5135四个音编创新的旋律,然后展示。
在编创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参与创编活动后的展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6.月亮乐章。
月之夜 打击乐器即兴演奏月之歌 演唱歌曲
月之舞 变奏歌曲 学生演唱、演奏、展示编创等所学的内容。
呈现本课所学的演唱、演奏、编创,获得对音乐审美的直接经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