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粤教版·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本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第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为此教师在课前可收集一些天气资料、照片等在课堂中同学们进行交流,教师可引用视频片段辅助教学,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激发参与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理解它们的概念。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学会读卫星云图和看天气预报。
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形象记忆法,识别天气预报符号
通过收听、分析天气预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初步进行加工、判断及推理,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和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和生活。
通过小组游戏及学做播音员的活动,培养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
2、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辩证发展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难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播报天气预报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举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材、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入手,从学生家乡罗江为出发点,吸引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会用对比法来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的能力
知识抢答,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组活动探究:发散学生思维,将知识点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
讲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普及生活知识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卫星云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通过天气预报播报,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的播报流程。
梳理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评价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导
入
教
学
过
程
情景导入
佩奇下周要从德阳罗江到海南三亚旅游,可是她为了带什么季节的服装而发了愁,哪位同学能帮帮她,给她参谋一下?
为了防止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出现,还应该关注一下什么?
天气和天气预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一)天气
图片展示
1、天气的概念:是一个地方短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
2、怎样描述天气:举例罗江今天天气晴,明天天气阴,后天天气雨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同学们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
(二)气候
图片展示
1、气候的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怎样描述气候:(例:罗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三)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的特点:短时段,多变
?气候的特点:长时段,稳定
?活动一:学以致用,知识抢答
第一关
根据天气和气候的特点,思考:
下面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狂风暴雨 多云转晴
乌云密布 四季如春
冬冷夏热 终年炎热
风雨交加 阳光明媚
第二关
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二、天气与生活
?既然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天气好的时候例如晴天,我们可以晾晒衣物,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心情美滋滋,当天气不好的时候,例如台风和暴雨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活动二“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天气的了解,可以发现天气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就各行各业而言,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说说假如我是……哪些天气有利?哪些天气不利?
第一组:我是飞行员 第二组:我是司机
第三组:我是农民 第四组:我是渔民
过渡:既然天气对人们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知近期的天气呢?
三、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气象卫星拍摄地球大气图像 后台数据处理和分析
气象专家做出判断和预测 最后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
卫星云图 —颜色判读
绿色:陆地 白色:云区 蓝色:海洋
对比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异
绿色:一般指平原 白色:积雪和冰川 蓝色:海洋
过渡:观看一则天气预报
提问:天气预报中有哪些内容?
一分钟速记常见天气符号
教师加以点拨,区分小雨、中雨、大雨等
讲授风的天气符号
风力和风向
活动三“,争做小小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认真观看、收听天气预报后,让我们也走进央视直播间,做一回天气预报员。播报课本56页活动2中我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的天气状况。
四、小结+练习
?
天气与生活
?
天气预报
课堂巩固练习
?1、以下天气适合晒稻谷的是( )
A. B. C. D.
2、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A.风雨交加 B.风和日丽 C.冬暖夏热 D.阴转多云
4、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5、9月2日,罗江:多云转阵雨,26℃- 20℃,微风。这是描述罗江9月2日的( )
.A、季节 B、降水 C、气温 D、天气
下图为北京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 天气转为 天气。
(2)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
(3)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
情景设定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趣味,学生带入情感,快速进入情景设定、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明确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思考回答
明确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与区别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思考回答:词语和诗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展示四张图片让学生回答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不同天气对不同职业的影响
思考回答: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通过手机、打电话、上网等。
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① 卫星云图小组选代表解释图内不同颜色代表的地理事物并分析图中不同地区的天气
② 天气预报理解其中各项目的含义(如风向、风级等)
用自己的语言及抢答的方式模拟央视天气预报员预报中国部分城市天气状况。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学到那些知识,同时使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趁热打铁,根据本课内容完成习题
板书设计 4.1 天气和天气预报
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1、概念区别
2、描述语言区别
二、天气与生活
不同的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三、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常见天气符号
教学反思
设问应适当简单一些,答题方向要适当点拨;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注意把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