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学案)
1.受力分析的依据
(1)依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特点(2)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3)依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
例1、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联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例2、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 )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大小可能等于零 (D)大小可能等于F
例3、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1和B、C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 )。
(A)μ1=0,μ2=0 (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例4.如图所示,A、B两物体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以下情况中对B进行受力分析,(1)B与水平面间无摩擦.(2)B与水平面间及B、A之间都存在摩擦.
3.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 或 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平衡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 .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 或Fx合= Fy合= ,其中F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
平衡条件的推论
(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3)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封闭三角形,即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5.力的平衡:
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 。
若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 .
若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
例1.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例2.重G的均匀绳两端悬于水平天花板上的A、B两点。静止时绳两端的切线方向与天花板成α角.求绳的A端所受拉力F1和绳中点C处的张力F2.
例3.用与竖直方向成α=30°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的推力把一个重量为G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求墙对木块的正压力大小N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f.
例4.如图所示,将重力为G的物体A放在倾角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对A施加一个多大的水平力F,可使物体沿斜
面匀速上滑?
例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与地面的动动摩擦因数为μ的物体,现用力F拉物体,使其沿地面匀速运动,求F的最小值及方向.
例6.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N不变,f变大 B.FN不变,f变小
C.FN变大,f变大 D.FN变大,f变小
例7..如图所示,将一条轻而柔软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点,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B点,A和B到O点的距离相等,绳长为OA的两倍.滑轮的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滑轮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设摩擦力可忽略,求平衡时绳所受的拉力为多大?
A B
G/2
F1
F2
α
C
P
O
F2
α
F1
G/2
O
F
α
G
θ
A
F
F
θ
O
A
B
P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