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检验与推断专题复习 2011.4.22
一、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操作 现象
O2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H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在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NH3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H2O 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
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常见的有机物 操作 现象
淀粉 取样,滴加碘水(或碘酒)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取样灼烧,闻气味
棉线和羊毛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常见离子的检验
常见离子 操作 现象
H+
OH-
Cl-
SO42-
CO32-
NH4+
常见物质的颜色
黑色物质: 、 、 、 、
红色固体: 、 、
白色固体: 、 、 、 、 、 、
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 色;凡含Fe2+的溶液呈 色;
凡含Fe3+的溶液呈 色;
沉淀的颜色:盐:白色沉淀:CaCO3、 BaCO3(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硝酸)
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二、物质的推断
寻找突破口:以物质的特征颜色、特征状态、特征反应条件、特征现象、元素和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中考题链接:
1.(潼南)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CaCO3和固体Na2CO3:加水,看是否溶解
B.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
C.氧气与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能使木条复燃
D.棉与合成纤维:用燃烧的方法,闻产生的气味
2.(汕头) 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3.(山西)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观察颜色)
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D.酒精和蒸馏水(品尝)
4.(威海)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闻气味方法鉴别:NH3和O2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沉淀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D.用燃烧法鉴别:H2和CO
5.(泸州)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
6.(广州)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HNO3和KNO3 酚酞
B HCl和NaCl AgNO3
C AgNO3和Na2SO4 BaCl2
D Ca(OH)2和NaOH Na2CO3
7.(广安)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2、H2SO4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酚酞试液 B.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 D.CO2
8.(湖北)不用其它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
①CuSO4; ②MgCl2;③KOH;④NaNO3,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9.(陕西)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10.(桂林)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分离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③检验CO32- 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11.(甘肃)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得水样经检测只有少量OH-、SO42-。在c处取得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那一组?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12.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13、(07淄博)右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请你根据这些物质
的性质以及化学变化的规律,试写出他们之间能够直接
转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 右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
15.(义乌)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__ __ __ _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 __ __ __ __ __。
16. (随州)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 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
(2)D所属物质类别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 。
17. (08烟台)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8.(08泰安)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