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6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法—二进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6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法—二进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01 21: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二进制
课 题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二进制
科目 信息技术 学校 教师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二进制”是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第六课,通过对二进制数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中信息表示的方法,从而对信息的数字化有所认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善于钻研,力争为计算机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进位制概念。
2、理解进制的本质。
3、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的相互转换。
4、了解计算机所采用的数制及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小组探究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很多,所以要经常进行巡视辅导。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拓展,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奥秘的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进制的本质组成、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 进制的本质组成、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和引导实践法进行启发式教学,结合实例边讲边练。
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进制间的转换,与数学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数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是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本课的学习方法以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在进行练习时,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同学。
五、教学策略与文法
教师提出任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引导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硬件资源 1、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及网络环境
2、计算机实物
3、教学教程
软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对计算机稍微了解的同学就知道计算机中使用的进位制是二进制,那什么是二进制,它跟我们数学上使用的十进制有什么联系。这节课准备给大家补充点二进制的知识,这跟数学关系很密切,请同学务必认真听课。 回答问题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在美好的学习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教授新知,实践感悟 任务一:什么是二进制数?0、1
任务二: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制作?
(计算机就其本身来说是一个电器设备,为了能够快速存储、处理、传递信息,其内部采用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在这些电子元件中,电路的通和断、电压高低,这两种状态最容易实现,也最稳定、也最容易实现对电路本身的控制。我们将计算机所能表示这样的状态,用0,1来表示、即用二进制数表示计算机内部的所有运算和操作。)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利用网络找到答案
学生通过教材自主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布置任务,引发学生兴趣
学习基本,为下一任务打基础
培养学生相互帮助能力
(三)自主探究、拓展新知 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把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就是用“按权相加法”,把二进制数首先写成加权系数展开式,然后按十进制加法规则求和。
例:把二进制数110.11转换成十进制数。
(1011.11)2
=1*23+1*21+1*20+1*2-1+1*2-2=11.75
习题:将二进制数(100011.011)2转十进制
2、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采用"除2取余,逆排序"法。
例:将一个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

得到:(25)10=(11001)2 ?
学生观察学习
学生练习
用实例讲受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加深记忆
(四)合作交流、创作作品 ( 2)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小数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采用“乘2取整,顺排序”法。
例:将一个十进制数0.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习题:将一个十进制数35.375转换为二进制数。

学生观察学习
学生练习
用实例讲受计算方法
课堂练习,加深记忆
(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中学信息技术学习中,二进制和数制转换是一个非常基础、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都能记住计算机中所有的的信息是用二进制表示的,并且会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熟练地转换过来。

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并进行归纳总结
?
?
? 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
老师总结本课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由于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比较多,对学生的数学要求比较高,不同的班级上课的效果略有差别,数学成绩比较好的班级明显听课热情比较高,而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