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高考作文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八: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
高考阅卷存在的问题:
“为文而造情”是当今中学生作文时普遍存在的毛病。许多考生写作时还不知情为何物,心中毫无真情真意,就强装有情有意。作文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情平淡乏味。这种作文主要表现为手法单一。比如文章一叙到底,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精辟的议论、真挚热切的抒情,读来味同嚼蜡。
2.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有些考生只好“为文造情”,致使文章有虚情假意之感。
3.感情夸饰失度。有的考生对某事虽有深刻强烈的情感体验,但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等情况,从而削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如某篇高考作文写自己的老师:“她的微笑如庐山瀑布般飞扬,让我们来不及捕捉。”这个比喻和表述就显得相当做作,太夸张,表达的感情不真实,不自然。
4.感情消极低沉。有的考生过分地渲染消极灰色的情感,使文章感情消极颓废。如某考生写高三毕业与老师分别时的场景:“这时,她的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悔恨,连脸色都暗淡了许多。我们从中读到了人生的无常,读懂了她的良苦用心。”这里的“读到了人生的无常”,就明显格调不高,有些灰暗。
二、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
(一)作文要以“真”为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真”呢?
1.要有对生活的真切热爱与思考。没有热爱,就没有对生活的观察,有观察才能把生活诉诸笔端;没有思考,就不能写出思想的厚度,有思考才能把自己的独特个性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要有对观察所得的加工与提炼。把最能体现真情实感的东西表现在细节之中:细微之处见真情。
3.要有对记叙的恰当议论与抒情。只有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而这“高于生活”就包括议论与抒情的运用。
(二)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感情真挚”呢?
1.真情配实事。一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关键是要找到“动情点”。“动情点”源于现实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发掘出读者内心潜在的那份感动。
2.议论配抒情。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读者心潮澎湃。
3.散句配整句。整句,句式整齐划一,具有和谐美,易于人们记诵,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散句,则呈现错落美。
要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文章就不能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应该选择典型事例,选择有利抒发情感的句式。
三、对点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关于神话“夸父逐日”的现代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逐日,走出了心境以外的憧憬。
逐日,拥抱着万千种博大与无私。
逐日,开创了整个生活的美丽空间。
以一种坚定的信念……肩着那些寒风冷雨,面对着那些刀光剑影,为了天地的风和日丽,为了那些平静的生活,残缺了许多完美和那些美丽所丰盈的春秋。(选自《逐日:悲壮与荒凉》)
读了上述材料,请以“逐日”为标题,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题。要想准确揣摩“逐日”的内涵,考生要明确材料的意思。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明题意。“走出了心境以外的憧憬”,就是要有梦想;“拥抱着万千种博大与无私”,是为了天下人的光明而独自承担;“开创了整个生活的美丽空间”则包含着对时间珍惜的意思。而这其中还有对信念的坚持,对困难的不畏惧等。具体的立意角度有:(1)逐日,代表着人们想要抓住时间的愿望。日出日落,带走了多少人的青春;人来人往,蹉跎了多少人的岁月,为什么我们不能抓住时间的双翼,让它停止飞翔?富有想象力的古人,用“逐日”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渴望。而敢于行动的“夸父”们,则用行动来创造人生的价值!(2)逐日,代表着人们对中国梦的追求。悠悠千年,我们一直行走在“逐日”的路上:孔子风尘仆仆,追求着仁与爱的梦想;秦始皇烟尘滚滚,追逐着天下一统的梦想;汉皇唐宗,殚精竭虑,追逐着“家”天下的梦想;孙中山,忧国忧民,追逐着民主的梦想;毛泽东,书斋漫步,构思着强国的宏图……(3)逐日,代表着人们对光明的向往。
【佳作展台】
逐 日
梦 想
我是夸父,我怀着一个梦想,飞奔三千年,飞越了远古的沧桑,飞越了汉唐的辉煌,飞越了清末的蹒跚。繁华与富庶,贫穷与荒凉,难改我梦境的凄凉!我要逐日,可日在天上,而我的双脚却在地上!我要逐日,我要快步如飞;我要逐日,带着一个飞天的梦想!
我把梦想寄托在嫦娥的广袖中,嫦娥将袖一挥,便将飞天的种子撒下,种子在我的胸怀中沉睡。它是在等待英雄的回归,让后羿的神箭驱散虎豹,还是在等待女娲的补天,让五彩的晶石,带来风调雨顺?我明白,在一个清平的世界中,这飞天的种子才能开得壮观而美丽!
我把梦想镌刻在敦煌的石壁上,在满壁神佛中,如来神圣,观音神圣,罗汉神圣,力士神圣,而“腾飞”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坐金莲,乘白鹤,驾青牛,遨游太空就是神异之本。我期待着现实的英雄,我期待着现实的“神圣”,他们的金莲白鹤,驮的不是自己的身躯,而是民族的理想;他们的祥云青牛,承载的不是个人的私利,而是民族富强的重任!
我把梦想附着于明代人万户的胸中,在火箭与风筝的悲壮中,他完成了人类飞天的第一次壮举!端坐着,身下是冲天的火箭,手上是飘飞的风筝,一个惊天的开始在瞬间凝固。我知道,在下一秒,他将灰飞烟灭;我知道,在下一秒,他将含笑而逝!我没有惊醒他的梦,我没有阻止他的点燃,因为我知道一个崛起的民族,需要一次真实的行动。他没有嫦娥的飘逸,也没有神佛的自如,但他却是平凡世界中一个最庄严的开始!
悠悠数千年,我的梦想始终是梦想,它伴随着神话而生,却只有万户一星灯火闪耀。帝王们关心的是长生,仕宦们关心的是发达,百姓们只能被逼着考虑生存,科学家们在艰难中前行,飞天何日才能实现?
梦 圆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伟人毛泽东的巨手一指,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便扫荡了世上的尘埃,后羿一己之力,岂能拂尽围绕飞天种子的阴霾?当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了个毛泽东”时,升起的同样有无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的飞天梦想,重新有了绽放的天空!
历尽千年,我终于等来了“神圣”,他们不是壁画中的神佛,他们是领导中国翻天覆地闹革命的共产党,他们铁肩担道义,他们正气盈胸怀,他们又开始把自豪书写于浩瀚的宇宙!
君不见“神五”炫目的飞升?
君不见“神七”潇洒的漫步?
君不见“天宫”教师的美丽?
嫦娥不再寂寞,万户可以含笑!人们称颂汉唐盛世,可汉唐数百年,没有腾飞天宇;人们称颂一代天骄,可天骄百年,也一样沉于苍茫的大地,何曾笑傲长空!
然而我的梦想在今日的中国一个个实现,中国人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便走出了贫穷,走出了落后,走向了太空!
我叫夸父,我携着三千年的希望,从远古跑到如今,追逐的只是一个“中华民族的梦”——让我中华傲立神州!
【名师点评】以情驭文,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化身为“夸父”,把心中豪气流于笔端,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作者从“夸父逐日”这个神话写起,“逐日”逐的是中华的崛起,逐的是中华的强盛,而强盛的标志在“夸父”看来就是飞上九霄!在感情的驱使之下,短句排比汩汩而出,一个个形象化的画面如在眼前,议论有激情,画面有动感,让人有心潮澎湃之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年前,成龙连发4条微博表示,他已经把4栋20年前收藏的徽派古建筑捐给了新加坡一所大学,他还想把余下的6栋古建筑一起捐给对方。这些古建筑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原因之一。消息一出,争议四起。而早前,广东发生了多起破坏文物事件:东山区隅园被大兴土木修鱼池及泳池、增城宋代“湛治中墓、湛果成墓”墓园被村路腰斩墓道、民国初年的碉楼式建筑宝生大押被掘地三尺成危楼……
对这些破坏文物事件你有何感想?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关于文物被破坏的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可知,这道作文题意在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保护文物,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古文化。因此,考生可以确定以下几个写作角度:
(1)失去之后才觉得珍贵。一些东西,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觉得珍贵。成龙捐古建筑的微博在发出后短短一天时间内,便引起了数千网友的关注与讨论,不少网友希望成龙可以改变主意,让古建筑留在中国。这种不平之心可以理解,自家的宝贝要送给别人,难免会心生不快。可如果没有成龙赠宝这一举动的公开,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宝贝的存在?又有多少人觉得该去珍惜?
(2)坐在高铁上沉思。高铁让距离缩短,可以让我们真正地领略“朝发夕至”的快感;但高铁上的不文明现象,却让我们思考,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如何才能与精神文明同步呢?无知毁古物,为利卖古物,城建坏古物,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精神文明”的脚步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3)历史在这里深思。“这里”指的是古物所在之处,由观古物,思考我们中华民族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正凝聚在这些古物上!面对兵马俑的壮观,我们思潮翻滚;黄土地、黄皮肤以及那绵延至今的历史不曾断绝,正是因为几千年文化的凝聚。
【佳作展台】
历史在这里沉思
在那混沌的世界里,盘古无与伦比的一撑,开创了中华的天地;他那顶天立地的形象,塑造了中华儿女的性格。
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女娲抟土造人的壮举,凝固了人和土的血缘;她那勤于劳作的身影,铸造了中华儿女的身体。
悠悠数千年,古希腊宙斯的雷霆,未能延续一个古国的历史;古巴比伦 “月神”的光辉,也未能照耀一个古国的天空。唯中国的历史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苍穹日月,永放光芒。
战争的烽火,烧不断中国史;四起的干戈,裂不开中国土。是什么让中国的脊梁如此坚挺?是什么让中华的血脉不可断绝?炎黄子孙因此而自豪,历史在这里沉思。
历史伫立于秦始皇陵:墓地静默于骊山的层峦叠嶂之中,它横卧于逶迤曲转的渭水之滨,但宁静掩盖不了始皇帝的豪气。墓内庄严伫立的兵马俑彰显了始皇帝的庄严,它们经过风雨洗礼,仍拥有坚挺的身躯。铁甲一穿,就是两千年;长枪一刺,就是战火烽烟;利箭一射,就是沧海桑田。一切来犯的力量,都要承受千年的惩罚。这雄武的战斗姿态,已经深深植入我们民族的灵魂。黄泥土的秦俑,黄皮肤的中国人就这样关联着,他们守护的不仅是秦始皇,更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精神。这样的中国脊梁怎么能不坚挺呢?
历史凝眸于塞北古道:烽火还没有散尽,王昭君从容地站出来,她告别了玉砌雕栏,在漫漫黄沙中前行,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痛苦,远隔亲人的孤单,异地风俗的难堪,都不能阻止她前行的步伐。她要边地的烽烟不再燃起,她要两族的人民和睦相处,“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为了民族的融合,她舍小我而谋大局,这种精神绵延于历史。文成公主使汉藏和谐,金城公主使汉藏“和同为一家” ……中华各民族之间血脉相连,如何能断?
历史仰望于天宇的“广寒宫”:“奔月”从远古起萌生,嫦娥广袖一挥,就挽住了一个飞天的梦想。如果说嫦娥是引导者,那么杨利伟则是继承者和成功者!一声巨响万众瞩目,一条长龙腾空而起,一个英雄遨游太空!在月亮的方向上一个个奇迹正在发生,神舟飞船向着目标飞近……飞翔的岂止是火箭,还有我们民族的智慧。如果说精神支持我们的脊梁,那么智慧则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历史在这里沉思,它明白了:兵马俑是女娲未造完的人类,只要有黄土存在,黄皮肤的中国人的历史就不会被割断!精神不垮,中国的脊梁就坚挺;和睦相处,我们的民族就团结;智慧果敢,我们民族的历史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名师点评】文章围绕“中国历史绵延不断”这个中心,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以文物古迹的变化来构思,赋予古迹以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激荡的爱国情让文章气韵贯通,铿锵有力。从“嫦娥”写起,一直写到杨利伟,既突出了历史不断绝,又说明了历史不断绝的原因。语言激昂、流畅,读来气势连贯。
3.(2020年广西名校高三12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问马克·吐温,小错误与大错误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说:“如果你从餐厅里出来,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而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这叫小错。但如果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而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者由果溯因等方法,来确定材料的最佳立意。本材料中的这两句话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叙述顺序不同,却反映了不同的错误。小错中,先说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儿,再说拿走了别人的雨伞,表示你是无心的是一个疏忽;大错中,先说你拿走了别人的雨伞,再说把自己的雨伞留在那里,表示你事先已经有预谋,或者是自己的伞不好,或者是羡慕别人的东西想窃为己有,还掩饰自己的错误。二者中,小错表示一种无意识的疏忽;大错表示有心的预谋,并且还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故此确定本次作文的立意可以围绕“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来展开论述即可。
立意:①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②无心之失、有心之过;③无心之失与故意为之;④论错误。
【例文】
孰能无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流传了五千年的警示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过,就是错误。因此,在默认的想法中,错误仿佛就成了一个彻底的不能再彻底的贬义词。可如今,我想单独将“孰能无过”这一句拿出来,在思想潮流的不断变化之下,错误这个词也应该具有新的意义。个人认为,假如这个错误是无心之失而非故意为之,那么这就是小错,只要能反思并及时的纠正错误,都可以求得原谅;但如果这个错误是有心之过,又不知悔改,那么这就是大错,我们就不可以原谅。正所谓:无心之失,可以谅也;有心之过,不可谅也。
泰戈尔说:“如果你对一切错误都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哲学上真理的定义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客观事实是不为人的意志改变的,但是人的认识确实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的。错误就成了不可避免地存在,爱迪生也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一个个错误就成为了成功的构成模块。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一些美丽的错误我们可以称之为巧合。可乐在开始上架的时候并不是作为一种饮品上架的,而是在药店里,售货员机缘巧合地将可乐与白糖一同售出,本以为是个错误,却没想到第二天得到的消息竟然是夸赞,自此可乐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主流饮料。
培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历史是前人做的事,有功也有过,人们能够以古鉴今,让错误对于人类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
其实对于错误这个词,词典上给出的解释是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的观念。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错误自然也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我国古语云:无意是小错、有意是大错。确实如果这个错误是有意为之的话,则是大错,不可原谅。
例如一些司机在违反了交通规则受到了教育交了罚款后,仍然执迷不悟,最后因交通事故酿成惨剧的比比皆是;还有一些高官,依仗着自己的权利,贪污受贿,最后晚节不保,后悔莫及;一些娱乐明星,偷税漏税,深陷囹圄。由此可见,有意为之的大错,应该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年轻的人们就该“躁”起来,一点小错误算不得什么,反正有足够的耐性,足够的精力去改正,变完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但如果是有意为之的大错误,请悬崖勒马,及时改正。
错误,也是一位特殊的老师。孰能无过。一问,怎么能不发生错误;二问,怎么能缺少错误。你我都非圣贤,因此,孰能无过呢?
4.(2020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①北京饭店的朱师傅,已经为周恩来总理理发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②2017年10月,因道路狭窄,一辆正在清理垃圾的环卫车挡住了一大学教授的车,教授下车殴打环卫工人,致其重伤,全身多处骨折。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这样的感触?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宽厚待人,彰显修养;高位者,更要彰显高素质;人性的垃圾,谁来清除?尊重别人,宽厚待人;德要配位;做个有素养的人。
【例文】
做人要宽容
因咳嗽而脸上被刮脸师傅划了一道小口子,周恩来总理不但恼,反而宽慰说“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而正在清理垃圾的环卫车挡住车,一位大学教授就把环卫工打成重伤。两项对比,可看出宽容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做人,请记得要宽容!
宽容,《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宽厚,能够包容”它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情怀,所以做人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豁达与大气,它如一泓清泉,可以浇灭人们心中的怒火,滋润人们的心田,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化冲突为祥和,化仇恨为谅解。
清朝时期,张、吴两家大户人家,因建房争地而产生了冲突,一直争执不下,张家人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在朝廷当官的张英,张英得知此事后,在信中说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在收到回信后,明白了张英的话,主动让出了三尺地,吴家被对方的行为所打动,也让出了三尺。这“六尺巷”的故事,从此成为美谈。
试想如果他们两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动肝火,那怎么会有后来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呢?可见,宽容是一束阳光,能照亮人们的心房,宽容是一缕春风,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世有宽容,和谐永驻。
宽容还是一种爱。众所周知的音乐家李斯特,他的才华令世人所敬佩。当时有一个女学生因急切地想成名,就冒充是李斯特的学生,想借李斯特的名声来举办一场音乐会,然后一举成名。李斯特得知后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他接受了女学生的道歉,并给予了她极大的鼓励,教导她很多受益无穷的知识,就在女孩打算取消音乐会时,李斯特却说:“你现在已经是我的学生了,为什么要取消,大胆去做吧,我相信你可以!”
李斯特的宽容成就了女孩辉煌的一生,宽容给人以温暖与力量,能让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而是一种慈爱与善良,是少有一点锋芒,是人生难得的一种佳境,它需要修炼才能达到。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所以做人要宽容。
5.(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①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清】梁章钜
②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都达夫
③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习近平
④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⑤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特莱尔
读了上而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四则材料全部围绕“英雄”展开。第一则材料强调“因循守旧,不敢有所突破,便成不了英雄”;第二则材料强调“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我们都要拥护、爱戴、崇仰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时代呼唤英雄”;第三则材料强调是: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第四则材料强调是:“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即热爱生活的人是真正的英雄;第五则材料强调是: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心无旁骛的人。题干要求“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社会生活,谈感触和思考”。按照题干要求,可以选取有联系性的或者立意相近的两则或多则材料,然后确定一个话题立意即可,但是一定要合理引用材料。
立意角度:热爱生活的你才是真英雄;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不问出处;方显英雄本色;这也是一种英雄。
【例文】
敬重英雄,争做楷模
习近平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家心中的真英雄?个人认为:像材料所言那样,崇尚英雄,有英雄情怀,热爱生活,全力以赴便是新时代的英雄本色。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代代不已。
所谓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比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戚继光、“吾头可断,身不可辱”的史可法、“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
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指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广义而言是在和平、变革时期,为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献身出力的人。从康梁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以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诺贝尔奖、科技大奖等获得者无不闪烁着英雄的光辉。
放在当代、今天来讲,英雄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只要是为我们的国家、民族、集体、他人做出突出贡献者都可以称之为英雄。所以,四川凉山火灾中,壮烈牺牲的30名救火人员都是英雄。他们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理应成为时代的楷模、青年的榜样,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疼惜、敬重、学习。
特莱尔曾说过: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的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个热爱生活,全力以赴的人同样也都是英雄。中国民航机长刘传健,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发紧急状况。生死关头,他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英雄的传奇背后,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珍爱和执着。
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邮件的保护神”其美多吉,30年如一日行驶于雪线邮路,危险和孤独是常态,但他从来没有畏惧过,更没后悔过。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无愧于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我们除了对这些英雄心存敬重,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当新时期的英雄、模范,做好新世纪的接力者、传承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领导人经常对青年人讲的话。
英雄的含义可小可大。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为国家献出生命、做出巨大贡献才能成为国家的英雄,其实不然。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做出的贡献也不会相同,但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时代所需国家所要。在新年贺词中,领导人曾说过,其实并非要求每个人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在平凡岗位上尽心尽责,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点滴行动服务人民。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把人生理想和家庭幸福融入“中国梦”之中,何愁“中国梦”没有康庄大道?
大国工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所以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我们要相信,即使我们是一根蜡烛,也要“蜡炬成灰”,即使我们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所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让我们敬重英雄,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争做时代楷模。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