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1
2
3
课内知识优化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4
A
6
B
7
8
9
语文素养专项练
10
11
12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xūn______衣草 tān______塌 废xū______
流tǎng______ 干涸( ) 缝隙( )
酬劳( ) 乍起( )
薰
?
?
?
?
坍
墟
淌
hé
xì
chóu
zhà
2. 找出并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狂风呼哮 慷概大方 吼叫 琢磨
心无旁务 抛根问底 薄荷 沉默寡言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哮 啸
概 慨
务 骛
抛 刨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的毒辣和天气的炎热。)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狂风的呼啸声之大和狂风之肆虐。)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作“神秘泉水”,生动地写出了“他”的重要性和神秘感。)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些白桦树”比作“少年”,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以及勃勃生机。)
B
4.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气味 碧绿的西瓜地里,一缕清新的瓜香向前来摘瓜的人飘来,让人感受到夏天的丰盈与收获。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_____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9·广东】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将“197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删掉“的原因”)
A
6. 文章着重记叙了哪几次“我”与牧羊人见面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是1913年,“我”在阿尔卑斯山地旅行时见到了牧羊人,那时牧羊人种树还不久,山上还很荒凉。第二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时牧羊人身体还很硬朗,“我”这次看到,原先光秃秃的高原上有了一片灰灰的薄雾,牧羊人种下的树种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最后一次是1945年6月,这时牧羊人已经87岁了,他种下的树已经长成了树林,这个昔日荒芜的高原如今已经变成了充满生气的地方。
7. 文章开头写高原的荒芜与破败的景象对塑造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开头写高原的荒芜与破败的景象,交代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下文描写高原的变化形成对比,更能表现出主人公非凡的毅力和伟大的形象。
8. 课文第五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房间里的环境的?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9.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运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见闻和感受贯穿全文,来表现牧羊人创造奇迹的过程,增强了本文的真实性、可信性;同时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避免了“我”的过度参与,可以客观地叙述牧羊人的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牧羊人的伟大之处,比单纯地抒情效果更好。
10. (综合性学习·思维发展素养)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可作为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宣传语的两项是( )
A.至孝至诚 图强图新
B.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C.绿色城市 美丽家乡
D.人人奉献爱心 共建文明城市
BC
11. (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曹琴准备周末参加“创园”志愿者活动。假如你是曹琴,请根据语境完成以下对话。
曹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不行。“创园”是政府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你们学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事了。
曹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嗯,说得有道理。可是你参加活动,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啊!
曹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看来,你真的长大了,我同意了。
示例:①妈妈,我准备参加“创园”志愿者活动。
②参加志愿者活动,既奉献了爱心,又能在活动中了解社会,提升自己。
③不会的,我们是周末活动,况且我会在活动前完成学习任务的。
12.请你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例文: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