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2周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2周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06: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周长
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能够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
2.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83页例3、“做一做”和第84页“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树叶、硬币等等
2.学具准备:树叶、三角尺、硬币、小绳子、米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教师可准备一些物品和图形)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例3及情境图,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特点。
情境图中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又都是封闭图形。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形状不同,有的是规则的图形,如课本封面;有的是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
2.引导学生明确周长的含义。
请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指多名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引导学生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提问: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分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1)对于那些规则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可以先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计算出一周的长度。
(2)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
方法一 绳测法。用一根绳(或线)绕圆的边缘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到圆的周长。
方法二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3)对于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我们可以采用绳测法来求周长。测量树叶等曲线图形的周长时,可以用绳绕边缘一圈,再测量绳子的长度。
明确周长的测量方法:(1)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绳测法,用一根细绳绕图形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后拉直,量出绳长就得到不规则图形的周长;(2)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直尺测量法,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所有边长的和就是图形的周长。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八”第1题。
3.完成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八”第2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知周长,整个教学过程以指一指、量一量为中心,使学生在熟悉、亲切的背景中自然地感悟周长的含义,并形成概念。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讨,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