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8月份月考地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4页,第I卷第5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如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
A.一小时
B.一个白天
C.一昼夜
D.一年
2.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A.午夜的陆地上
B.黎明前的海上
C.日出时的陆地上
D.午后的海上
3.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
A.晴朗 B.无风 C.大雾 D.暴雨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由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的泥
沙沉积而成,其位置经过多次变迁。下图为密西西比河古三角洲叶瓣分布(①-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及目前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密西西比河发育多个三角洲叶瓣的原因是
A.河口地势低洼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频繁改道 D.海域宽阔
5.密西西比河每一个三角洲叶瓣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
A.河流作用为主到海洋作用为主两个过程
B.海洋作用为主到河流作用为主两个过程
C.始终以河流作用为主的过程
D.始终以海洋作用为主的过程
6.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出现了加速萎缩的状况,下列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上游开垦荒地 ②上游修建水库
③河流沿岸修建大堤 ④沿岸种植湿地植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6亿,比2010年增加0. 25亿,其中省际迁移人口由2010年
8587. 63万升至9722.77万,年均增速为2. 51%,仅为2000- 2010年水平(7.31%)的1/3左右。下图示意2000年- 2015年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省际迁入人口占全国份额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2000年至2015年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
A.迁人人口数量均出现下降 B.人口总量呈现减少趋势
C.省际迁人人口总量增速放缓 D.迁人目的地格局发生改变
8.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迁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城市户籍政策放宽 B.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C.公共服务设施压力较大 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9.省际人口迁人的变化对广东省的影响可能是
A.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活力 B.保护粤北生态屏障区的环境
C.阻碍外向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D.限制珠三角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河北省冀东棉区主要指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棉花种植区,由于气候及距海远近等因素导致土壤盐渍化十分严重。研究发现在盐碱地进行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的方式种植棉花可以形成淡化脱盐区,减轻盐分对棉花的危害。下图为起垄沟播联合膜下滴灌耕作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实施滴灌后较深层土壤
A.水分和盐分含量均增加 B.水分和盐分含量均下降
C.水分含量上升,盐分含量下降 D.水分含量下降, 盐分含量上升
11.在膜下滴灌及采用起垄沟播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水盐运动的方向 B.改变水分盐分的总量
C.减缓水盐运动的速度 D.增加水盐运动的深度
12.冀东棉区最适合采用该种模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
万元以上的乡村。浙江是孕育中国淘宝村的热土,不管是发展历史还是产业规模,浙江省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都居全国首位。如图是2016年浙江省淘宝村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浙江省淘宝村的空间分布特点为
A.西部地区发展最快 B.集中于南部地区.
C.集聚程度高 D.分布范围小.
14.淘宝村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二级城市,其主导因
A.市场 B.地租.
C.交通 D.技术
15.浙江淘宝村目前生产的产品可能以
A.服装饰品为主 B.体育器材为主
C.电子产品为主 D.日化用品为主
商合杭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运行速度350千米/小时。如图是商合杭高铁路线和主要车站分布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商合杭高铁
A.跨越我国地势二、三阶梯. B.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C.穿越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 D.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17.商合杭高铁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地质灾害多 B.河湖多.
C.风力较大 D.地势起伏大
18.商合杭高铁的建设有利于
①商丘市成为北方物流中心
②长三角产业向中部转移
③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
④增加公路运输的货运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电力强度即E/GDP,E表示电力消费总量,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所以电力强度表示单位生产产值所消耗的电力资源。下图是1985年至2014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的移动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决定我国电力强度重心位置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储量 B.电力消费总量
C.人口密度 D.技术水平
20.1993-2003年期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移动方向是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1.根据1985年至2014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的移动特点,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西北部地区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西南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东北部地区重视重工业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东南部地区提高高耗能工业的比重
“决口、改道、再决口、再改道”是黄河水沙演变的历史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流城进行了一系列水土保持以及水库拦沙等工程手段,每年入河泥沙量大幅减少,但是黄河水少沙多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专家认为若不根治,黄河未来将重演“决口、改道”的历史。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将调长江水入黄河源头段,被认为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关键性工程。据此完成22- -24题。
22.目前黄河仍然水少沙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加剧河床产沙量增加 B.长期积累在河底的泥沙量大
C.人类用水导致人河水量减少 D.流域降水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少
23.专家推断黄河未来可能历史重演的主要依据是
①水库淤满后,泥沙加速在下游淤积 ②黄河水量减小,泥沙淤高河床
③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夏季出现大洪水 ④海平面上升,黄河下游受海水顶托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与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相比,西线工程在保证黄河长治久安的最大优势是
A.地势高 B.水量大 C.水质好 D.河段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大理至瑞丽铁路(大瑞铁路)全长350千米,连接了云南大理和瑞丽两个重要的旅游城市,是云南省“八入滇、四出境”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出境通道之一,建成通车后,大理至瑞丽的时间将由现在约7个小时缩短至约3个小时。大瑞铁路主要经过横断山地区,其中澜沧江大桥全长528米,是由大型构件钢结构和外包混凝土结构构成,是大瑞铁路大保(大理一保山)段的“咽喉”工程。
材料二 2020年6月28日上午,澜沧江大桥(位置见下图)连续梁完成混凝土浇筑,实现桥面合龙,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完工。澜沧江大桥位于澜沧江中游,处于高山峡谷中,周围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该河段大风日数占全年一半以上。
(1)推断澜沧江大桥最适宜施工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 分)
(2)说明澜沧江大桥采用大型构件钢结构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4分)
(3)分析澜沧江大桥施工难度大的原因。(6分)
(4)大瑞铁路建成后对云南经济发展积极影响。(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于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和冻融作用是导致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材料二
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6 分)
(2)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3)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发生的季节。(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 分)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长1850千米,面积75万平方千米,半岛地质古老,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全半岛,厚度达到3000米。半岛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达数十万个。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水系分布。
(1)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众多湖泊形成过程。(4分)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湖泊众多的原因。(4分)
(3)指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对当地气候的影响。(4分)
(4)河网密布,但水运不发达,分析其原因。(5 分)
地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