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
A.?75℃????????????????????????????????????B.?55℃????????????????????????????????????C.?35℃????????????????????????????????????D.?15℃
2.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玻璃泡内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3.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B.?1.712dm??????????????????????????C.?0.1712km??????????????????????????D.?17.12cm
4.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
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清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
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
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
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
7.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里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尺”估测物体长度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的高约1.65m
B.?我的课桌有4拃长,约80cm
C.?体育课学生用的跳绳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3.5m
D.?小明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约30cm
8.如图,测量一圆纸片的直径,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B.???????C.???????D.?
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5.6m=5.6m×1000=5600mm
B.?5.6m=5.6×1000mm=5600mm
C.?5.6m=5.6m×1000mm=5600mm
D.?5.6m=5.6×1000=5600mm
10.历史上把如图所示的长度定为1英寸,则1英寸约为(???
)
A.?2.5km?????????????????????????????????B.?2.5m?????????????????????????????????C.?2.5dm?????????????????????????????????D.?2.5cm
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15mL?????????????????B.?小于15mL?????????????????C.?等于15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12.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科学量的估计,实际情况有可能的是(???
)
A.?冬季,宁波地区的最低温度大约是-23℃?????????????B.?高速路上某小车的速度36m/s
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班中某男同学的体重约为50N
1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B.??????????????C.??????????????D.?
14.小金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他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为38.3℃,他用酒精棉花给体温计消毒后,直接去测乙同学体温,结果体温正常的乙同学,温度计示数为38.3℃。就小金测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38.3℃这个读数,估计值为0.3℃
B.?不用开水消毒的原因是用酒精消毒的效果更好
C.?体温计玻璃管太细,使用如果不甩,水银就不会回落
D.?如果先测乙同学,再测甲同学体温,两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测量
15.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体温计(如图甲)和实验室用温度计(如图乙)。下列有关它们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体温计比普通温度计的精确度更高
C.?读数时,都要让玻璃泡浸在液体中,视线与液面平行?????D.?图乙所示的体温计读数为37.8℃
16.小明同学测量一个朔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2.38厘米??????????????????????????B.?2.23厘米??????????????????????????C.?2.227厘米??????????????????????????D.?2.2267厘米
17.甲乙两个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2cm3和1cm3
,
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18.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0.543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1m?????????????????????????????????????B.?1dm?????????????????????????????????????C.?1cm?????????????????????????????????????D.?1mm
19.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
???)
A.?-173℃???????????????????????????????B.?-100℃???????????????????????????????C.?273℃???????????????????????????????D.?100℃
20.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俯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6题;共48分)
21.如图所示,可用来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__。读数时可离开被测物体的温度计是________,其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2.????
(1)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__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2)用刻度尺测《科学》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科学》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________(选填“夏”或“冬”)季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偏大。
23.?????
(1)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2)图乙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c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24.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2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球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栓住铁球,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球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球,用细线把铁球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以上细线体积忽略不计)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以上步骤中可以省去不做的是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
(2)根据右图量筒的具体读数,木块体积V为________cm3。(取整数)
(3)事实上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你认为上述测量值比真实值应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
26.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
27.我们科学书前言中提到了“一天,伽利略在一所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那么这个吊灯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同呢?他把手指按着脉搏,利用脉搏跳动次数的恒定性来测定灯左右摆动所需的时间。他发现吊灯每摆动一次脉搏的跳动次数相同,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终于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小明和小红提出下列猜想,小明猜想:可能由吊灯的绳长决定;小红猜想:可能由灯的摆动幅度决定。他们一起如图进行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摆长(绳长)/厘米
摆动幅度/厘米
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秒
1
100
5
40
2.0
2
100
8
40
?????
?
3
80
5
30
1.5
阅读了以上这段材料,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文中画线中提到“他的设想”是什么假设?________。
(2)表格的第二行最后一格“?”的数值为________。
(3)从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小明和小红谁的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
28.小龙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龙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龙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⑴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⑵小龙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____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⑶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C
16.【答案】
B
17.【答案】
D
18.【答案】
C
19.【答案】
A
20.【答案】
A
二、填空题
21.【答案】
乙;2℃;甲;35~42℃;0.1℃;38.5℃
22.【答案】
(1)1.7;1
(2)减小误差;26.42cm;26.00cm
(3)冬
23.【答案】
(1)热胀冷缩;36.5
(2)0.1;1.60
24.【答案】
乙;2.80
25.【答案】
(1)A
(2)15
(3)偏小
(4)c
26.【答案】
(1)1.55(1.54/1.56)
(2)
三、实验探究题
27.【答案】
(1)吊灯每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2)2.0
(3)小明
28.【答案】
细线长度;A;无关;测出多次摆动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平均值
(
第
一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