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的课程。《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城市生活画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长卷的艺术魅力及其所包含的古代都市的商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历史文化信息。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比较爱好学习美术,对教材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会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鉴于三年级上册语文学科中已经学习过《清明上河图》,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清明上河图》这幅绘画作品并不完全陌生,对古代城乡的生活面貌充满好奇,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寻找长卷中的兴趣点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讨论,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高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手卷这种国画形式并学习其欣赏方式。通过观察、欣赏、讨论,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画家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难点:用长卷的形式展现“我们的课间十分钟”。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具准备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
(教师)课件、长卷复制品、搜集有关课间十分钟的照片资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仿本激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想和大家一起欣赏下。 实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
教师戴上白手套,从右至左展开实物长卷。
手卷是横幅且画面窄长,不能悬挂,只能用手展阅,也称“长卷”、“图卷”。
欣赏长卷,是一个卷收的过程,一般是放在书案上手握长卷的两端从右至左的顺序展开欣赏,画作距离眼睛40厘米左右。
了解欣赏长卷的表现方法和欣赏方式。
请学生说说对画作的第一感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渗透画作相关信息。 初看作品,说说第一感觉,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感知。
预设1 生:很长...
师:这幅画,长525厘米,宽25.2厘米。
预设2
生:我知道它是《清明上河图》。
师:那你知道它是哪个朝代的吗?它的作者是谁?
生:宋代,张择端。
师:它是属于什么画种呢?
生:国画。
师:《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中国画,绢本设色,原作是画在绢上然后上色的,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师:为什么叫它“清明上河图”?
因为这幅画描绘的是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社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一幅风俗画。
长宽尺寸
朝代
作者
画种
名字含义及绘画内容
3、分段细品。
随着音乐的响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长卷,感受北宋汴京的生活面貌!(播放视频) 教师伴随讲解,画卷分为三个部分:(首段)汴京郊野的风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城区街道。 使学生概括地欣赏《清明上河图》,对其描绘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为细品作铺垫。
提问:欣赏了这幅画卷,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里面哪些场景比较吸引你?
学生简单反馈 预设1:
生:喜欢首段,风景很美,很安静。
师:的确首段的景色很有意境,有多少同学喜欢首段的,举手示意。那相对首段的安静优美,哪段显得热闹......
生:中段和后段。
师:那有没有喜欢中段和后段的同学?
预设2:
生:喜欢中段。中段的大桥上很热闹。
师:哪里可以体现出很热闹?
生:人多、船多,车马多......
师:北宋货物往来以水运为主,大船是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
预设3:
生:喜欢后段,后段表现了街道的繁华。
师:汴京是北宋的首都,是非常繁荣的,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街道的繁荣? 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敢说、多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欣赏:中段大船待通过虹桥时的场景,观察桥上、船上和河岸上人物的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能顺利通过桥吗? 画家把桥上船上岸上的人的神情描绘得那样生动,说明画家画工精湛。
桥端往来的人川流不息,从他们的服饰和交通工具猜一猜他们的工作。
让学生了解欣赏作品时,要仔细品一品里面的内容,从人物的服饰、动作猜想他们的工作、神情、语言,画面营造的氛围。
感受作品艺术魅力以及对古代民俗的认识。
自主欣赏:刚才我们细细品味了大船待通过虹桥时的场景,接下去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品一品长卷的后段,试着从画卷中人们的服饰、交通工具、建筑等方面谈谈你对城区街道的繁荣。
4、整体归纳。
提问:纵观整卷《清明上河图》,你觉得在它艺术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出示三段图片) 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感受画家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
师引导画里画了很多的人、车、马、船只、建筑......;你能猜猜画里有多少人物,多少船只吗......;画了那么多的内容,但是画面不显乱,反而井井有条..... 总结:内容丰富
画工精细
构图严谨
5、学以致用
在老师制作的长卷上描绘我们热闹的《课间十分钟》。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下课了,你们都会干些什么?在什么地方呢?)
要求:明确人物的动态,适当添加环境。
6、展示评价
把学生作品贴在长卷上。 评价围绕长卷中场景描绘得怎么样?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的课间十分钟热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