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20:3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南阳市实验学校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2、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认识物态变化现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1、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水还能复原成冰。
水之旅
2、云、雨、雪
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云是液体小水滴或固体小冰晶。
3、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由于水的物态变化,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这些都与温度密切相关。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什么是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t)。
如上图所示,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试一试
摄氏温度是怎样标定的呢?
在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摄氏温度
冰水混合物
0℃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100℃
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沸水——
100℃
人体正常体温
摄氏温度的写与读
写法: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
北京一月份
平均气温
37℃
37摄氏度
-4.7℃
零下4.7摄氏度
写法: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油站: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273.15+t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15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即达不到摄氏温度的-273.15
℃。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一些常见温度
沸腾的水100℃
熔化的冰0℃
灯泡丝2500℃
太阳表面6000℃
人体温度37℃
冷藏食品-20℃

自制温度计:
做一做
如图,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橡皮塞塞住瓶口。
为何要装入带颜色的水呢?
便于观察。
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做一做
先把装置放入冷水中,发现液柱停在某个位置。
再把装置放入热水中,发现____________。
冷水
热水
液柱上升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常用的液体有酒精、煤油和水银。
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感觉我们的“温度计”
存在哪些不足?
1、没有刻度
2、体积太大
内径很细的玻璃管
认识温度计
玻璃泡
读作:摄氏度
单位
刻度
液柱
实验室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电子温度计
红外线温度计
金属盒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要使温度计的测量更精确,温度计的液泡(玻璃泡)应该做的更____(选填“大”、“小”)一些,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毛细管)应该做的更____(选填“粗”、“细”)一些。
例题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呢?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使用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量程?
-30℃~120℃
最高温度
分度值
零刻线
最低温度
测量所有的物体的温度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超出最高量程
低于最低量程
——胀破
——测不出来
测量时: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测量时: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测量时: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读数时,俯视或仰视的结果会有什么偏差呢?
俯视偏大
仰视偏小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方法总结: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三要
三不
1、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2、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不能碰到容器底
2、不能碰到容器壁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1、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
?)
例题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D
例题
2、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6
图1
图2
40
30
10
20
-14
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一样吗?
认识体温计
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
体温计的构造及使用
1.特殊构造:如图甲,在玻璃泡与细管之间有一个弯曲的毛细管(缩口),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
2.体温表的量程:35~42
℃,测量人的体温需要很精确的值,所以体温计的分度值较小,为0.1
℃.
3.使用
(1)体温表在测体温前要捏住上端甩动,使管内汞柱降至35
℃以下;
(2)放在身体被测部位要停留5分钟左右再读数.
(3)体温表读数时,可从被测部位拿出,让其刻度面所对的棱正对眼睛读数,棱起放大镜的作用,如图乙所示.
1.0℃的水和0
℃的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的水比0℃的冰冷
 
0℃的冰比0℃的水冷
C.0℃的水和0℃的冰一样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练一练
2、测液体温度,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刚放入液体就马上读数;
B当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后,平视读数;
C把温度计向下放,放到温度计玻璃管碰到杯底再读数;
D读数时把温度计拿出液体后再仔细读数。
B
3、下面关于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都可以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A
4、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和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和38.6℃
B.37.5℃和38.6℃
C.36.9℃和37.5℃
D.37.5℃和37.5℃
B
5、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_________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BACED
6、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36.9
图3
课本练习
课本练习
一、温度:
总结
二、温度计工作原理:
三、摄氏温度:
四、温度计的使用:
五、体温计:
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单位:摄氏度,符号:℃
量程、分度值、三“要”
三“不”
用前需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