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2 14:2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是本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老支书在洪水爆发之时,用自己的信念和沉着冷静地指挥,将村民成功跨越生命桥,而自己和儿子却葬身洪流的故事。老支书面对生死考验,坚守了以为共产党员的品质和一个父亲真挚的爱,用生命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小说篇幅短小,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冲突不断,引人入胜。语言表达也具有独特性。多用短句,渲染了紧张的节奏让读者内心产生紧迫感。环境描写的句子作为主线把故事串联起来,凸显了环境铺陈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的“留白”处更有意味,结尾处点名人物关系后戛然而止,更起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本文选编的目的就是感受小说通过环境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想象的表达方法。感受小说的魅力。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研读环境描写,梳理故事情节,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学习运用情节梯、图表等思维可视化工具进行阅读,发展语言思维能力。
  3.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
  研读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文题。
  (一)出示村庄图片,感知画面。
  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成整的话说说。
  (画面上是一个小山村,村前一条小河,小河上一座小木桥,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二)出示山洪暴发图片,感知画面。
  1.请仔细观察图片,你有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完成整的话说说。
  (突然,山洪暴发,小山村被房倒屋塌被冲毁殆尽。)
  2.当你看到这个情景时,最担心的是谁?
  (担心村民们怎么样了,他们能不能逃过这场灾难!)
  (三)出示村民图片,感知画面。
  1.请看这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
  (村民们拖儿带女冒着瓢泼大雨正从小桥上往外逃。)
  2.此时小桥还是那座平静的小桥吗?它是一座怎样的小桥?(用一个词说一说。)
  (这是一座“险”桥!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板书:险桥)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环境、人物对画面进行观察,感受到此时人们正经历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座桥已经是一座险桥,那么在灾难面前这个小村庄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和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从环境入手去感受如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起走进小说《桥》。
  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一)读课文,感受环境之险。
  1.出示学习单(一):仔细读故事,把环境描写的句子勾画出来,提炼关键词,完成表格。注意表现环境变化的词语。
  2.小组交流汇报。
  3.抓住关键词,感受突然而至的洪水,一步一步逼近村民,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教师板书)
  (二)读课文,感受人心之暖。
  1.出示学习单(二):仔细读故事,把描写人物行为的句子勾画出来,提炼关键词,完成表格。(关注典型人物的典型行为。)
  2.小组交流汇报。
  3.抓住关键词,感受在灾难面前老支书的临危不惧,在生死攸关时刻老支书的行为。
  4. 洪水一步一步逼近村民,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关注老支书的行为,你有哪些问题想问一问这位老汉?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我们就向着老支书的内心走近了一步。(教师板书——问号)
  (三)梳理情节梯,感受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出示学习单(三):用情节梯梳理故事情节,回顾课文,在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故事情节怎样发展的,关注老支书的不同表现,体会人物形象。
  2.师生共同完成故事情节梯,感受人物形象。
  (老汉作为以为共产党员,在生与死的面前,在自己和村民之间,把生的希望给了村民,把死亡留给自己。在儿子与村民之间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六个村民把死亡的危险留给儿子。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作为一个父亲,在生与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把死亡留给自己,同样他、表现出了一个父亲真挚的爱。透过故事情节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灵魂熠熠生辉!)
  三、再看桥,升华主题。
  出示课文彩图,请仔细看图片,此时此刻,你觉得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这是一座生命的桥,一座大爱的桥!)(板书:生命、大爱!)
  教师小结:这堂课在阅读《桥》这篇小说时,我们抓住环境描写为线索,环境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鲜明起来。同时学习运用情节梯这种可视化工具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可见,这就是阅读小说的一种方式。
  课堂总结:我们今天运用情节梯这种思维可视化方法,从环境描写入手,透过情节发展感受人物形象,认识了一位父亲的形象,感受到灵魂的高尚和人性的光辉。我们说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却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让我们心怀这样的感动走进生活,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