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第4节、电动机
(人教版九年§20.4)
一、教学目标设计
小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大目标:1.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经历探究的过程,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原理
教学难点:直流电动机原理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限,通过在课堂上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小电动机,可以加深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结合本节特点使用要素组合方式的课型授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以及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从看、听、想、讲、听、做等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从而使整节课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本节知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大屏幕投影设备,以及高清摄像头,在相关环节用PPT课件投影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或用高清摄像设备现场投影实物、实验过程,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本节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环节(一)、引入:实物演示电动玩具汽车、小电风扇等,并投影电梯、机床等的视频,引出电动机的概念。环节(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环节(三)、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最后停在平衡位置)。环节(四)、直流电动机:1.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构造:定子、转子。3.换向器作用: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能够连续转动。4.实际的直流电动机。环节(五)、生活中的电动机1.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2.电动机的优点。
环节(六)、谈收获并畅想在很多地方应用电动机的美好前景、布置作业。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一)、精彩引入:了解电动机的存在和作用。
以实物演示、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教学重点:弄清电动机能“动”的根本原因。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个人分析归纳并说出影响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的因素。(三)、让学生意识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及其原因。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动几下后停在平衡位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展示讨论结果。(四)、教学重、难点:1.怎样巧妙解决“让线圈在磁场中连续转动”的难题。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小电动机”,加深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学习的兴趣和信心。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使线圈连续转动。2.小组制作:小小电动机。3.演示直流电动机模型,学生观察换向器结构小组讨论分析其作用并展示。4.展示实际直流电动机的图片,讨论其与模型电动机的区别与优点。
(五)、从物理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投影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电动机,学生讨论分析它们的分类及优点。(六)、归纳总结、学以致用。各小组代表谈本节收获,并畅谈在哪些地方应用电动机可以获得更大的方便和提高效率;布置作业。
七、版书设计
六、电动机
1.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连续转动
3.
直流电动机
4.
生活中的电动机
八、练习设计
1.有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66W,线圈电阻为2Ω,则该电动机
线圈中电流大小是多少?工作5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2.若上题中该电动机突然被卡住,则电流大小又是多少?被卡住10秒内会产生多少热量?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引入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作用
→
直流电动机
→
生活中的电动机
→
谈收获
→
布作业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