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语文 24.唐诗三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下语文 24.唐诗三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3 09:31: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杜甫诗歌“诗史”的特点。
2.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横暴,同情人民的苦难。
3.理解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及“诗史”的体现。
教学难点:杜甫矛盾心理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研讨法
情景再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重点是“诗史”的体现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并从中分析杜甫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诗歌风格的变化。并导入新课,提示学生找杜甫诗歌“诗史”的地方。
二.分析文章的中心
1、刚刚我们大家一起仔细阅读了这首诗,那有同学能告诉大家,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事?(参考: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明确:县吏夜晚抓人,老夫自愿服役。
2、为何抓人?抓何人?老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老妪力虽衰”(看图)
3、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
明确: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并介绍时代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要求学生复习文学常识:《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主要内容分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
第一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刚刚解释到暮,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明确:傍晚!在我们看来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这个兵祸连接的时代!但是杜甫,却于夜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地投奔大盘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有一种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种可能,可以提问引发学生的想象。
提问为何作者直接点出吏捉人,而不写征兵、点兵?
明确:如实描绘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个夜字作捉
的时间状语,含义更丰富。
第一,
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第二,
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
这一句话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时代气氛,为后面老妇的致词埋下伏笔,也交代了致词的由来,是事情发展的开端。
(2)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
(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等老妇出门看的时候,县吏便扑了进去,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赖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的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来博取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妇说:“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到了怒吼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呢!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
“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妇被抓,饿死孙
子,只好挺身而出:“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但请让我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去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做早饭。”
这二、三两段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老妇致词的内容,事件在这里也达到了高潮。
可让同学进行即兴表演,揣摩人物形象。
(4)明确这是古代诗歌“藏问于答”的手法,使内容更加的集中。
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最为典型。
(5)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
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有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诉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6)此一家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收留杜甫对其有恩,为何杜甫不加以指责?
明确: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渴望早日平定叛军,唐王朝又急需补充兵力,所以没办法阻拦,大力赞扬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但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也有对县吏委婉的批判。
作业:续写文章,注意有所侧重和“融情入景、景随情移”的手法运用
板书设计:
县吏(呼)
老妇(啼)
蛮横
凄苦
凶狠
悲伤
杜甫一种矛盾的心理体现,赞扬了老妇人勇于
承担苦难的精神。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对县
吏委婉的批判。
教学反思
《石壕吏》是部编版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确定本课目标: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其中重点放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体会语言特点两方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这首诗。
1.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的主旨。
2.鉴赏并积累名句。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背景音乐《杜甫很忙》。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
他的住处仅是一间茅草屋,而且一场秋风就给吹坏了,诗人在痛苦难堪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并也为此,写出了一篇旷世杰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及文学知识介绍
1.指名学生介绍诗人
【课件显示】杜甫其人: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题目含义
(1)茅屋:杜甫流落到成都时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千辛万苦才搭建起的房屋,经过后代的多次修葺,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即现在的成都杜甫草堂。
(2)为……所:文言文中表被动的固定句式,翻译成“被”。
(3)歌:(多媒体显示)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重点字音】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简单点评。(感情把握:痛惜、痛苦)
3.录音示范朗读。
4.学生齐声,配音乐《江河水》。(教师指导朗读方法: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2.韵脚读出延长音;3.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四、再读诗歌,感知诗意
1.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疏通理解诗歌大意。
2.提出意思理解上的疑难问题并解决。
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内容。
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遭遇)
五、研读诗歌,体会情感
1.感受秋意
这是一个________的秋日。
(1)找出写景的诗句。(2)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
学生讨论发言。
写景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教师总结:狂风肆虐,茅草乱飞。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吗?】
写景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雨脚如麻未断绝。”
【教师总结:“人生苦为旅的悲凉时节”】
2.走近茅屋
通过学习今天这首诗,希望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甫,那么我们先通过杜甫的住处来看看杜甫的生活,走进1200年前的秋天,走近杜甫的茅屋。杜甫的茅屋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屋破,一场秋风就将其毁坏了。室内摆设贫寒,布衾多年,踏里裂,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贫寒和拮据。】
板书:屋破
3.走近时代
诗人如此窘迫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联系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来看一下。谁知道这首诗写作的时间?
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回答。
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多媒体显示:走近时代——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历经八年,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诗人经历了这个时代,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目睹了山河破碎,田园荒芜,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诗人的很多诗作中都提到了这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中有哪些提到了安史之乱。
【多媒体显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石壕吏》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羌村三首(其三)》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悲陈陶》
板书:国破
杜甫后期诗歌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与安史之乱有关,表现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人民苦中苦。”
杜甫本人当然也是安史之乱的受害者。他丢了官,在长安被叛军抓住坐过牢,冒死出逃之后又无以谋生,只得不远千里,举家从中原出发,流亡到四川成都。住的是茅草屋,一场秋风就给吹破了,吃的更是常常揭不开锅,小儿子还被活活饿死。(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又怎能不激愤、痛苦呢?
这首诗中写自己想到战乱就无法入睡的句子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的生命与历史相随而饱经忧患。
4.走近诗人
饱经沧桑的诗人此时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呢?我们根据诗歌来猜想一下。
(多媒体显示:走近杜甫 根据诗歌内容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老无力 倚杖自叹息)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其实此时的诗人不过才49岁,可是因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板书:心破碎
我们走近诗人,更应该走近诗人的内心,去聆听诗人的心灵。
诗人落魄苦痛,心早已千疮百孔,群童公然抱走自己的茅草,可是他却依然发自肺腑地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板书:忧国忧民
诗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杜甫是无论穷达都兼济天下。
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举例:报复社会的案件)杜甫的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含义是怎样的?
【明确】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伟大情怀。
板书:舍己为人
(多媒体显示)
杜甫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与精神已远远超越诗人之上。即使他没有写过一句诗,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的心灵,有如释迦牟尼、耶稣。
——卢光政
杜甫不仅是“诗圣”,更是“情圣”(梁启超),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因为他诗歌中极其真实,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对人民的大爱。没有如此多情的心灵,绝写不出这般沉郁顿挫的作品。
杜甫的确很忙:看!泰山脚下,他抒发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安城里,他睹物伤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武侯祠堂,他拜谒先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细雨里,他热情赞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光中,他陶醉其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登高时,他伤春悲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战乱间,他心系黎民,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声读一读吧:秋风破屋秋雨淋,
群童抱茅杳无音。
振臂疾呼为平民,
济世情怀仁者心。
小结: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然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已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而洋溢在他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思想,作为一笔精神财富感染着、激励着千百万志士仁人,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我们在诗歌美的意境中陶醉着,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诗人心灵世界的美与现实世界的美,艺术形式的美与语言技巧的美,品味到丰富的美学道理。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能获得更多美的精神财富。
)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以及相应的指导与训练。读又分了四步走: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情感;四读品析,揣摩语言。
卖炭翁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重点)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难点)
3.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难点)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1.师:同学们,唐朝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王白居易。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那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比较多。)
2.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这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就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指课题,生齐读。《卖炭翁》)
3.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位以卖炭为生的老汉。)
师:你怎么知道课文写的是一位老汉呢?
(从“翁”字看出来的,我查过字典,“翁”就是“老汉”的意思。)
4.师:非常正确!以人物为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让我们一同随着作者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卖炭翁》这首诗歌,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当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生自由读古诗)
2.师:这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听老师来为你们讲述。(师范读古诗)
3.师问:古诗与现代文有哪些不一样?(富有节奏感、意思深奥……)
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读懂古诗,我们要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
4.师:同学们,读了《卖炭翁》,你知道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吗?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烧炭、卖炭)
师:哪几句写了烧炭?(前两句)哪几句写了卖炭?(后两句)
三、学习方法,感悟诗情
1.学习方法一——读懂意思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课件出示)
(1)师:我们先来学习烧炭部分,读一读,看看这两句主要写了什么?(老人烧炭的地点和老人的外貌)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发现的?
(2)师:这两句是写烧炭,但是它告诉我们怎样烧炭了吗?那么你又是怎样知道老人烧炭很辛苦的?(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中感受到的)
(3)老人苦在哪?读一读,找一找。(学生读诗)
a.生:我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生活艰辛。伐薪:砍伐当柴烧的树木。课文中的意思是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烧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的烧制,使它发生变化而成为燃料。我从这两个词语中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上山砍伐树木,砍完树还要搬运,截成段,最后还要烧成炭,这种劳动多么繁重啊!所以我觉得他可怜!
师:你能结合重点的词语来体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老师听明白了,是卖炭翁艰苦的劳动让你觉得他可怜。
师:同学们也许还不知道,烧炭的工序其实很复杂。要把截成段的木材周围铺上杂草,隔绝空气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后封闭炭窑,只留一个排气孔。干柴要连续烧四昼夜,湿柴要连续烧七昼夜。为了保持稳定的火温还得日夜不停地添火、巡视,一大堆柴也只能烧制成一点点木炭。而这些工作都是由一位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完成。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卖炭翁,你真是一位可怜至极的老人!
生:卖炭翁,你一个人能受得了吗?能熬得住吗?
师:你来读,读出卖炭翁的无奈!
师:你来读,带着你的感受读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苦。
师:卖炭翁的艰苦生活让我们觉得他可怜,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齐读这句诗,把这位让人怜惜的老人的苦和累也一同展现出来。
(生齐读这句诗)
师:对这句诗,还有补充吗?
b.生:南山:终南山,那里山高林密,荒无人烟,常有豺狼出没,在这种环境中还要这么艰苦地劳动,我感觉他十分可怜!
师:秋风瑟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
师:日近黄昏,北风呼啸,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
师:月黑风高,豺狼嚎叫,你看,卖炭翁——生:伐薪烧炭南山中。
师:多么凄苦的画面,多么可怜的老人!还有哪一句也让你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
c.生:我从“满面尘灰烟火色”这句诗中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满面尘灰的意思是由于烧炭的工作特别脏也特别累,所以卖炭翁看起来满面灰尘。烟火色就是由于他长期受烟火熏烤所以皮肤变成了黑黄色。
师:是啊,你让我们看到了蓬头垢面的卖炭翁,脸上满是贫穷的颜色,的确可怜。还有补充吗?
d.生:我从“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中看到卖炭翁简直太可怜了。
师:知道“鬓”指的是哪儿吗?(耳朵前边的头发。)
师:那两鬓苍苍呢?(指耳朵两边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生:老师我来补充。我还从“十指黑”中看到他十分可怜。十指黑的原因是由于他长时间烧炭把十指都染黑了。从他的头发和手指的颜色我看出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日夜不停地烧炭,所以我觉得他可怜。
师:体会得不错,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诗。(生读这句诗。)
e.师:(屏幕出示这句诗,师指着“烟火色”“苍苍”和“黑”这3个词。)这是卖炭翁生命的颜色,这十个木炭一般乌黑的手指担负着生命的全部希望,为了生存他已经——
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师:如果说前面两句的场面是远景的话,那么这两句诗为我们展现的则是一组以颜色为代表的卖炭翁肖像的特写镜头。诗中虽然没有从正面介绍卖炭翁的劳动场面,却通过对人物肖像的刻画使我们感受到了他每天伐薪烧炭的艰辛和岁月刻在脸上的痕迹。
生:我从“烟火色”“十指黑”感受老人烧炭的辛苦。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慢慢就读懂了古诗的意思,“读”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2.学习方法二——合理想象
(1)师:我看大家都有了读诗心得了。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卖炭翁的艰辛、可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发挥想象,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此时此刻,老人正在南山中做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3.学习方法三——读出感情
(1)通过想象画面,我们感受到了卖炭翁的艰辛与无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吗?
(2)学生自己试着读出感情。
(3)指名读,读出感情。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懂意思,合理想象,读出感情”的方法学习了前半部分,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古诗的后半部分。
四、运用方法,自学古诗
出示“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学习方法一——读懂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用?是为了身上的衣服和吃的食物。他卖炭只是为了能穿上衣服,填饱肚子。
师:这是个设问句,我们来读好它。女生读问句,男生读答句。(生读)
师:老人的生活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凌霜冒雪,不分昼夜地伐薪烧炭的目的原来如此简单。
师:(高昂地)卖炭得钱何所营?——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师:这要求简直低得可怜,只为了穿衣吃饭,仅此而已。
师:(低沉地)卖炭得钱何所营?——生:身上衣裳口中食。
(2)师:这是一句千古传诵的佳句。之所以成为佳句,是因为只要你读起它,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读一读,是哪个词语触动着你的心弦?
生:“单”这个词触动着我的心弦。从这个“单”字中我能看到卖炭翁只穿着一层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多可怜啊!
师:穿着单薄的衣裳,应该盼望温暖的天气,可他忍受着刻骨的寒冷,祈盼的却是更无情的寒流,更肆虐的风雪,为什么?
生:他担心天气如果暖和的话,炭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生:他祈盼寒冷的天气是因为这样的天气炭销售得好。
师:所以他——生:心忧炭贱愿天寒。
师:愿:是希望,盼望,奢望。他希望下雪,他盼望天再冷些,他奢望把炭都卖出去。这一忧一愿,饱含着卖炭翁多少辛酸与无奈。)
2.学习方法二——合理想象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生自由畅谈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3.学习方法三——读出感情
师:我们的心也和可怜的卖炭翁一样备受煎熬。他曾经在艰苦的环境里辛苦地劳动着,坚强地生活着,心中在不断地祈祷着,所有的希望都在升腾着。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记住这位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卖炭翁吧!
(生齐读)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假如天随人愿,真的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卖炭翁的木炭能卖上好价钱吗?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四句诗是节选的前半部分,(课件出示《卖炭翁》的全文)这是卖炭翁的全文,读一读,谁能告诉我卖炭翁的炭卖掉了吗?(指名读)
生:没有。他的炭被官吏抢走了,只换得了“半匹红纱一丈绫”。
2.师:(配乐动情地描述)是啊,卖炭翁终于盼来了一夜大雪,天还没有亮,他就把这一冬天里所有烧好的炭装进了牛车里,跋涉在风雪中向长安城奔去,几十里的山路,他一口气走完。可是,在集市南门外歇脚的时候,连牛带车被两个宫吏强行牵走了。这凝结着卖炭翁血汗的一车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只换取了皇宫里的半匹红纱一丈绫,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显得多么卑微啊!这就是1600多年前封建统治下的唐朝可怜的卖炭翁凄苦的人生。诗人的笔悄然而止,然而我们的心海却波涛澎湃。
我们仿佛看到了——生: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卖炭翁衣衫褴褛,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抹着眼泪。
师:我们仿佛听到了——生:在狂风呼啸声中,卖炭翁凄厉而绝望地哀嚎,他哀叹自己的命运,他哀叹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专横跋扈。
3.师:这就是封建社会中无数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愤恨统治阶级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北宋诗人张俞这样写道:“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师:北宋诗人范仲淹这样写道:“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师:唐代诗人李绅这样写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来吟诵《卖炭翁》,寄托我们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缅怀敢为民而歌,诗为民而作的伟大诗人白居易!
(生齐读古诗《卖炭翁》)
卖炭翁
艰苦、可怜
本诗描写一个烧炭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宫市”的罪恶。一、层层铺垫,深入挖掘主题。二、随文学习,品读语言滋味。三、在诵读、背诵诗歌过程中体会诗歌主题,从而领悟白居易一贯地诗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