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认识条形统计图组成部分:标题、项目名称、刻度、直条等。2.通过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异同,感受条形统计图形象、直观的的特点。3.通过学习,会读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1个单位和2个单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会读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代表1个单位和2个单位。教学难点:知道单数数量在一格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表示。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二、自主探究,学中求知三、简单应用,巩固新知四、总结
秋游主题图小胖将同学喜欢的水果情况做了一张统计表。1、这张统计表有哪些部分组成?2、从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小结:统计表让我们清晰地看出每个项目的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组成部分:小巧根据小胖的统计表,还做了一张有趣的图。1、这张统计图有哪些部分组成?a:标题告诉统计内容b:左边数字是统计图的刻度。c:直条的长短代表数量的多少。d:
表格的下方是统计的项目。
2、小结:像这样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多少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3、揭题板书:条形统计图(二)读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1):1、带着这几个问题再来观察条形统计图。a
、你怎么想的(一格表示1个人)?相邻两个刻度相差1。b
、说说理由(喜欢葡萄的人数最多)?那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少?直条越长,表示的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的数量越少。小结:条形统计图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看出谁多谁少。c
、你是怎么知道喜欢葡萄的有8人?数格子、看直条顶端对着几哪种方法更方便?d
、说说你是如何想的(相差)?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和数相差的格子(三)读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1、小巧是怎么解决的,你看懂了吗?原来小巧是通过调整刻度来解决的,使相邻两个刻度相差2。尝试练习2、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桔子有5人?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一格不仅可以表示1还可以表示2。我们在观察条形统计图时一定看清楚相邻两个刻度相差几,也就是一格表示几。一格表示1的条形统计图(二)一格表示2的条形统计图你收获了什么?
图片欣赏学生观察,回答。标题、项目、数量喜欢苹果的有5等等学生观察,回答。标题、项目、小方格、数字、直条、……学生观察,回答。看左边的数字,比如:0和1相差1。苹果有有5人,有5格说明一格表示1人。葡萄对应的直条最高。喜欢葡萄的人数最多。喜欢桔子的人最少。方法的优化:直接看直条顶端对着几更方便。6-3=3(人)多3格,就多3人。因为一格表示1人。4、学生观察、口答。使一格表示2人0和2相差2,一格相差2数格子,半格就代表1人。看直条顶端对准几。6、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认识条形统计图有标题、直条……一格不仅可以表示1,还可以表示2
板书设计:
统计表
清晰地看出每个项目的数量条形统计图
清晰地看出谁多谁少标题项目刻度直条
数量
数格子
看直条顶端对着几单位关键
一格表示几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条形统计图》
时间
执教
研究目标:借助电子书包,产生真实的课堂数据,提升课堂趣味性,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掌握具体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情景下的问题探究,初步感知统计的意义;在任务推进中体验统计中数据的搜集、制图与分析的整体过程;通过问题分析,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知道其基本结构,并学会读图;针对不同情境进行对比、分析,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需求合理地选择,提升思辨能力;通过素材呈现,多层次地感悟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内容分析教材按照统计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直观感受统计过程的目标设定,重视针对学生实际生活情景进行探索来了解现象,强调以学生生活所见或生活经验中的真实资料来学习统计概念,从“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数据”来进行初步的教学活动,从情景中寻找资料来解决问题。在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呈现资料、分析解释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经历真实的统计活动,并能依据数据对事件进行判断、预测,作出决策和建议。本课教学,让学生自己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比观察发现,条形统计图更加形象、直观的特点,正确、全面地认识条形统计图获得新知。让学生把本课所学的统计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起来,又为下节课画条形统计图埋下伏笔,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新发现。学情分析:
统计表在前面讲得较透,统计图本节课第一次接触,所以本课时让学生看着统计表,对照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发现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并以真实任务作材料,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经历统计全过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初步认识简单的、每个刻度代表1的条形统计图,认识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而且能意识每一格不仅可以代表1,还可以代表2甚至更大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
情景引入
通过图书馆图书引出本课时的任务情景“图书采购员”。引出统计的第一个流程:数据搜集发布投票,搜集学生最喜欢看的图书情况。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完成投票
发布投票Wps现场编制统计表与统计图,并发送给学生。通过信息手段快速完成数据的搜集与统计,在真实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统计手段的变化。
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集体交流。板书:条形统计图通过小组讨论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板贴:纵轴、横轴、直条、标题直条——>数量完成条形统计图的读数练习。活动二:解决问题小丁丁提出问题齐读题目:1.喜欢看绘本的人数比喜欢看科普书的人数多几人?喜欢哪种书的人最多?喜欢哪种书的人最少?要求:先想一想解决这两个问题,你是选择统计表还是统计图呢?你是怎么思考的?发布投票,全班交流板书:
直条——>数量
(高低)
(多少)反思: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关于统计表和统计图,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活动三:关注纵轴数据小胖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他也尝试画了条形统计图。显示小胖的条形统计图你对小胖的统计图有什么疑问吗?板书:每格表示1人
2人感受:直条的高低与纵轴每格表示的数据有关。
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独立思考完成投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观看资源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发布资源通过直观感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了解统计图的基本结构。通过投票来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于方式的选择倾向。发布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同一组数据,纵轴单位数据的不同对直条高低的影响。
拓展提升
活动一:图书采购建议回顾流程,根据已完成的统计结果,请小朋友提供图书采购的建议。活动二:读图拓展练习显示统计图班级生日条形统计图2.晶城水果店的苹果与桔子的销售量统计对比,并提供决策建议。(仔细分析这两幅统计图,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可以对水果店老板提什么建议,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通过统计结果,作出决策与建议。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发布资源进一步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依据对数据的分析,作出决策建议。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直观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比较、
判断、或者说明简单的问题。
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刻度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
可以代表2个单位。
3、学会科学、客观地统计事物。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每个刻度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每个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图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知道奇数数量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
教学准备:PPT、学习单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初步探究
“校园趣味运动会”即将召开。学校设置了以下趣味项目。
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的热情都很高,纷纷主动报名参赛。
看,这是二(1)班、二(2)班报名人数的统计表。你能说说看每个班级参加比赛项目的人各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统计表。
二(4)班也交了一张单子。咦,他们怎么交了一张图呀?
你能读懂吗?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再和同桌轻轻地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刚才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受组成条形统计图的几大要素。并体验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取信息,总结方法。
2、体育老师提问:参加夹弹珠的人比参加贴鼻子的多几个人?
二、对比辨析,深入探究
1、小胖也画了一张二(4)班的项目报名人数统计图。却被体育老师
说:不合格,并退了回来。你能帮他找找被退回来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感悟有时候一小格代表1个人不够。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认知冲突。
在小伙伴们的帮助小,小胖又重新画了一张二(4)班项目报名人
数的条形统计图。(见右上图)
观察,修改后的图和之前的图相比,有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
(每一小格代表2人)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感受有时候每一小格可以代表2人。
小丁丁提问:(1)小胖,你们班参加哪个项目的人最少?是多少人?
参加呼啦圈的人比参加贴鼻子的人少几个人?
三、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1、小巧也画了一张二(5)班的项目报名人数统计图。可是因为时间紧张,有些地方没有完成。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补完吗?
(1)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人。
(2)根据条形统计图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3)试试看,将代表
的直条涂好。
【设计意图】巩固每一小格代表2个人的条形统计图。探索奇数数量在每一小格代表2个人的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
2、正当小巧想要上交该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有2个人改变了主意:他们不想参加贴鼻子了,他们想去参加掷飞镖。应该怎么修改这张条形统计图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巧吗?
【设计意图】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冷静思考,灵活变通。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请完成评价表。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条
形
统计图
标题
数据
直条
项目
每一小格代表1人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P41-4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在格子纸上画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能在情境中质疑,并大胆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画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知道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简单的统计,并认识了统计表,今天老师统计了二3班每个小朋友每月生日的人数,填入这张统计表。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能在三秒之内找出哪个月份人数最多。
二3班每月过生日人数统计表
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人数(人)
4
5
3
4
3
5
3
5
6
4
3
3
学生质疑:时间太快,不能一眼看出来。
揭题: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每个月过生日人数的多少呢?我们要用图来表示。(板书: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1)比一比,初步认识统计图
思考、讨论:(出示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表和下面这张图,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①都有1-12个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听明白了?在统计表中有我们要统计的内容,也就是月份。在这张图中,同样也有月份,就在这条横线上,我们把这条横线成为横轴。(板书:横轴
月份)
②都有人数。小眼睛真尖。谁听明白了?在统计表中的第二行是我们统计的数量,也就是人数。在这张图中,同样也有人数,就在这条竖线上。我们把这条竖线成为纵轴。
(板书:纵轴
人数)
③标题。对,两个都有标题。(板书:标题)
但是标题中也有一些小小的区别,你能找出来吗?(一个是统计图,另一个是统计表)无论是用表还是用图,我们都是在进行统计。(补充课题:统计)
(2)画一画,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统计表中的人数在这张图上表示出来呢?老师先来画一画一月份的人数,请大家仔细观察。
(1)出示1月直条图的画法:老师是用什么来表示人数的呢?对,我们把这样的长方形叫做直条图。画了几格?为什么画4格?(板书:每一格
1人)
(2)2-6月直条图:
2月怎么画?谁有更简单的方法,一下就能找出5人的位置?
(教师出示3-6月的画法。)
(3)画7-12月的直条图。
小结:我们把这张图称为条形统计图。(补充课题:条形)看懂了条形统计图,我们就可以根据它回答问题了。
(3)读一读,回答问题。
①每一格表示几人?
②几月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现在你能一眼看出哪个月人数最多了吗?为什么?对,直条图越长,表示的人数越多,直条图越短,表示的人数越少。
③8月过生日的比7月多几人?
(4)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晰、更直观地表现出12个月生日人数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统计的内容比较少时,一般第一列我们是不画的。项目与项目之间也是有间隔的。
2.练一练:根据右面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参加兴趣班人数统计
①右面的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几人?
②参加哪种兴趣班的人数最多?有几人?
③参加数学兴趣班的比参加绘画兴趣班的多几人?
3.每个刻度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出示)提问: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吗?
2.质疑:画到2月,不够画了,怎么办?
3.小组讨论: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6个月的人数都够画呢?
4.全班交流:①继续往上画。②画到右边。③一格变两格:那么现在这里的1人变成几人了呢?④1格也可以表示2人:现在8人能在这张统计图上表示出来了吗?
5.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
条形统计图中1格不仅可以表示1人,还可以表示2人。
三、巩固练习
小丁丁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你看得懂吗?
①右面的条形统计图中,1格代表几人?
②班级购买人数最多的是哪种冷饮?有多少人?
③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填表:
班级秋游购买冷饮情况
种类
蛋筒
棒冰
冰淇凌
雪糕
人数(人)
④买雪糕的人数比买棒冰的多几人?
⑤买冰淇凌的人数是买棒冰人数的几倍?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