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学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口号及结果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重点)
3、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内容、影响。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2)兴起:义和团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
群众性
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发展: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招抚”利用义和团,承认其合法地位。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并提出了
“扶清灭洋”
的口号。
(4)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
1900年
(2)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
西摩尔
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抗击过程
①廊坊狙击战: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②围攻教堂和使馆区: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这成为列强扩大侵略的借口。
③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激烈战斗,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④结果:
8月,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失败了。
《辛丑条约》
(1)签订:时间:
1901
年,参与者:清政府被迫同
英
、
美
、
俄
、
日
、
法
、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
》。
(2)主要内容
赔款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治民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驻兵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界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外交
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
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从此,
清政府
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深渊。
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第32—33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义和团的组成部分?
问题2.说出义和团发展的过程,义和团的口号及其进步、局限性?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第33—34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时间、八国联军参与国?
问题2.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及结果?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第35页,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六:【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D?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俄《瑷珲条约》的影响
C.中日《马关条约》的影响
D.《辛丑条约》的影响
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C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B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2019年山东潍坊)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
)
A.义和团运动B.护国战争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5.(2019年山东潍坊)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C
)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6.(2019年广西贵港)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B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7..(2019年四川广安)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清政府偿付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D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2019年四川自贡)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C
)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8.(2019年湖南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C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9.(2019年湖南岳阳)下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20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2019年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二、阅读材料: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话点燃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激情。回首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奋斗历程同样可以用这经典来概括。为了找到依据,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忍辱负重】
1840年,东南沿海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国”的迷梦。英国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1)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19世纪末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件是什么?
【艰难探索】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
(2)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上奔走呼号,请列举两位“读书人”的代表。
【答案】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学后反思】
学到什么?
有何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部编版
八上
情境导入
熊——沙俄
太阳——日本
蛇——德国
虎——英国
鹰——美国
哈蟆——法国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情境导入
这幅“时局图”和历史漫画“落后就要挨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与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列强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侵华战争?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对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呢?
新课导入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说出义和团兴起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及其进步与局限性。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说出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参与国;观察课件中图片,说出侵华的过程,认识到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重点)
目标4:阅读教材,小组合作讨论: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比分析,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自主预习
义和团运动
讲授新课
义和团组成部分
义和团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
民间秘密结社
练拳习武的组织
义和团运动
图表详解
材料研读
义和团运动
讲授新课
义和团运动
讲授新课
小组合作讨论:阅读教材,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及其进步与局限性。
扶清灭洋
扶清
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
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抗击八国联军
讲授新课
原因:
时间:
目的:
侵略者:
头目:
1900年6月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西摩尔,瓦德西
抗击八国联军
讲授新课
廊坊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大沽
炮台
老龙头火车站
北京
抗击八国联军
讲授新课
图表详解
图表详解
合作探究
对比归纳
西摩尔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兵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瓦德西
1900年任八国联军统帅,指挥侵略军残酷镇压义和团,屠杀中国人民,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
识图学史
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应对的?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如何?
慈禧太后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后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义和团在廊坊狙击八国联军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1
2
3
4
5
合作探究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攻陷北京
识图学史
《辛丑条约》的签订
讲授新课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
识图学史
《辛丑条约》内容
讲授新课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
政治
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外交
划定使馆界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讲授新课
对比三大条约的内容、影响,思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辛丑条约》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各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由于义和团运动威胁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于1900年春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侵入北京城,进行烧杀抢掠。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战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学生的你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为自己、为祖国努力。
课堂总结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00年6月,英、法、俄、德、美、日、意、奥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到其在华利益,因此组成联军大举入侵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辛丑条约》
签订的时间:1901年9月
签订的双方:清政府同11国代表
条约的内容:
条约的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板书设计
C
巩固提升
B
巩固提升
B
A
巩固提升
D
B
巩固提升
A
D
巩固提升
A
D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
这幅历史漫画“落后就要挨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与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列强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侵华战争?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对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呢?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
教师:(展示材料以及《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材料一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或让学生打开手中的《中国历史地图册》找到相应图片)
目标导学二:抗击八国联军
1.教师讲述:由于义和团势力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便于1900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绞杀中国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间、目的和八国联军的名字及率领人?
3.教师提问:我们接着来看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
学生回答:义和团的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英勇将士:聂世成。
4.教师展示图片:《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民》、《美军抢劫的白银》
提问: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
学生回答:八国联军侵略者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抢劫,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教师提问: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下令剿杀义和团。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小组合作探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目标导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师:(分析)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派兵进驻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便利了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控制。“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从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打开了北京的大门,便利了帝国主义的入侵,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先说对官,后说对民。这就使清政府由上到下,名副其实地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统治中国的工具。改变清政府对外机构的地位,使之成为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总括条约主旨,就是使列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牢牢控制清政府,使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以达到永远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本节课讲述的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要突出“抗击”二字,以展现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的不屈抗争。通过启发式诱导教学,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抗争历程,辩证地认识“扶清灭洋”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同时,要清楚《辛丑条约》的影响,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凸显历史的先后联系性和关联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潍坊)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义和团运动B.护国战争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2.(2019年山东潍坊)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2019年广西贵港)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4..(2019年四川广安)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清政府偿付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2019年四川自贡)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6.(2019年湖南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7.(2019年湖南岳阳)下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20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2019年广东深圳)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列强
清政府赔款白银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9.(2019年云南)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9年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1.(2019年四川宜宾)创立于1854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
A.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
B.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D.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
12.(2019年广东)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3.(2019年湖南张家界)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2019年湖南常德)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15.抄本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某抄本中有这样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目的的具体体现
B.洋务派力图自强的决心
C.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维新派志士的信心和勇气
1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迫使清政府妥协
D.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17.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向外国侵略者开放
C.把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人民探索史
19.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摧残。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国联军的暴行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美日军队的暴行
D.日军旅顺大屠杀
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辛丑条约》
(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哪里?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材料二相关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二条款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该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
22.材料分析题
近代前期,中华大地列强入侵,狼烟四起,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走进那段不堪回顾的往事,探究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连环“话”抗争]
(
1
)两幅连环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个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连环画承载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历史上起了怎样共同的作用?
材料一
法国大作家雨果日记里记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材料二
1900年1月20曰的日记里,瓦德西记载:“很遗憾那么多珍贵物品被以最粗鲁的方式对待,都被毁掉了……很幸运德军没有参与官方的抢劫行为。因为在天津之战中我们只有300人参加,而且事后根本没有进城。而北京,德军是在抢
劫结束之后很久才到达的……在国内如果人们想象这场战争是为传播基督教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话,他们肯定要感到幻灭了。自从三十年战争和路易十四时代的劫掠以来,还没有像这样的。”
(
2
)雨果和瓦德西日记里分别记载了列强发动哪次侵华战争的史实?两则日记中共同揭露了列强侵华的哪一罪行?
[漫画“聚”条约]
注:绷带上的字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伊犁条约……
(
3
)以上漫画绷带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哪一对华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
4
)通过以上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中的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张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4)“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24.探究题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话点燃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激情。回首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奋斗历程同样可以用这经典来概括。为了找到依据,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忍辱负重】
1840年,东南沿海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国”的迷梦。英国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1)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19世纪末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件是什么?
【艰难探索】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
(2)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上奔走呼号,请列举两位“读书人”的代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潍坊)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义和团运动B.护国战争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运动。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A项符合题意;为了讨伐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B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C项不合题意;北伐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到列强除军阀,是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
2.(2019年山东潍坊)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示漫画《辛丑条约》签订,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领土主权没有完全丧失。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
3.(2019年广西贵港)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答案】B
【解析】根据“扶清灭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号反对洋人。后来,在外国列强的威逼下清军开始与洋人共同清剿义和团。原来的友军变为了敌人,使得没有任何防备的义和团被迅速剿灭。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19年四川广安)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条约,清政府偿付赔款最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两。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2019年四川自贡)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过程
B.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发展历程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每个条约的影响准确把握。通过每个条约的影响,找到关键词语。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2019年湖南益阳)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盲目排外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可知义和团运动支持清政府的统治,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又盲目排外。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19年湖南岳阳)下图漫画《扯线木偶》反映了20世纪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与列强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2019年广东深圳)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
列强
清政府赔款白银
占总赔款额百分比
俄国
130,371,120
29%
德国
90,070,515
20%
法国
70,878,240
15.75%
英国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清政府被迫与俄国、法国、德国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俄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奥地利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B项符合题意;1842年中国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A项不合题意;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C项不合题意;1860年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表格中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列强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表格可以看出这场战场使清朝一次与很多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说明当时有很多国家侵略中国。据所学,中国近代史上只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很多国家一起侵略中国,有英、法、美、日、德、日、俄等国,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9.(2019年云南)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10.(2019年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1895年的《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由此可知正确的是顺序是②①④③。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11.(2019年四川宜宾)创立于1854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
A.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
B.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D.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
【答案】A
【解析】租界是近代列强侵华的产物,租界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中国的近代化。材料中“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说明中国近代化的缓慢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事件并不能说明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创办,C不符合题意。百日维新是1898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2019年广东)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分析可知,这情形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城烧杀抢掠,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至西安,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3.(2019年湖南张家界)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项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2019年湖南常德)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由没有国家概念,到国家意识增强,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15.抄本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某抄本中有这样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目的的具体体现
B.洋务派力图自强的决心
C.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维新派志士的信心和勇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等信息,可知这些都是义和团愚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表明,即具有反帝性和落后性,C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他选项可知,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与题意不符;B项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县级科学技术的运动;D项维新派进行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1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迫使清政府妥协
D.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故此题选D。
17.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现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向外国侵略者开放
C.把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8.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华史
B.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人民探索史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使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中华民族的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了救亡图存抗争和探索,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专题复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包括时间、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9.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1年,可知“上年事变”指的是1900年,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于1900年。A项的时间是1840年到1840年;B项的时间是1856年到1860年;C项的时间是1894年到1895年。故选D。
20.“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摧残。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国联军的暴行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美日军队的暴行
D.日军旅顺大屠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第二次被攻占和劫掠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和北京无关。分析题文的“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可知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辛丑条约》
(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哪里?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答案】山东。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义和团运动主要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点睛: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2)材料二相关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二条款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哪一内容?该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在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的;根据材料中“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条款反映了《辛丑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的内容;《辛丑条约》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点睛:第二问,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辛丑条约》的条款可以分析出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再依据所学答出《辛丑条约》的影响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
【答案】义和团运动兴起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这次战争战败后,被迫签署了《辛丑条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兴起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后,1901年被迫签署了《辛丑条约》。
点睛:第三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反对列强的瓜分,兴起了义和团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出现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终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2.材料分析题
近代前期,中华大地列强入侵,狼烟四起,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走进那段不堪回顾的往事,探究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连环“话”抗争]
(
1
)两幅连环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个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连环画承载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历史上起了怎样共同的作用?
【答案】农民阶级。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碍了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两幅连环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碍了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材料一
法国大作家雨果日记里记载:“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材料二
1900年1月20曰的日记里,瓦德西记载:“很遗憾那么多珍贵物品被以最粗鲁的方式对待,都被毁掉了……很幸运德军没有参与官方的抢劫行为。因为在天津之战中我们只有300人参加,而且事后根本没有进城。而北京,德军是在抢
劫结束之后很久才到达的……在国内如果人们想象这场战争是为传播基督教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话,他们肯定要感到幻灭了。自从三十年战争和路易十四时代的劫掠以来,还没有像这样的。”
(
2
)雨果和瓦德西日记里分别记载了列强发动哪次侵华战争的史实?两则日记中共同揭露了列强侵华的哪一罪行?
[漫画“聚”条约]
注:绷带上的字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伊犁条约……
【答案】雨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瓦德西: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则日记中共同揭露了列强侵华占领北京城,洗劫北京的罪行。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可知,雨果表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瓦德西描写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两则日记中共同揭露了列强侵华占领北京城,洗劫北京的罪行。
(
3
)以上漫画绷带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哪一对华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答案】赔款问题。《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涉及到赔款问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4
)通过以上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答案】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弱国无外交”;列强侵华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解析】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弱国无外交”;列强侵华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中的演说
材料三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答案】人物: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背景:他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了这份报告。
【解析】根据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统帅,他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中国此次所遭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因此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写这份报告的背景是:他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了这份报告。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张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答案】主张: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
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解析】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
【解析】根据材料三“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庚子年”是1900年,因此“庚子失败”指的事件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求和。
(4)“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答案】危害: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解析】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庚子失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4.探究题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话点燃了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激情。回首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奋斗历程同样可以用这经典来概括。为了找到依据,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忍辱负重】
1840年,东南沿海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国”的迷梦。英国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
(1)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19世纪末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件是什么?
【艰难探索】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
(2)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上奔走呼号,请列举两位“读书人”的代表。
【答案】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40年,东南沿海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清朝皇帝“天朝上国”的迷梦。英国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故在19世纪末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依据材料信息“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19世纪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