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说课稿
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课教学在单元中的位置
在介绍了化学反应有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之后,教材转而介绍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使学生了解反应热的表示方法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为以后学习有关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问题,分析、讨论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原因打下基础,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的知识价值。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能量变化计算
(2)初步了解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的感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简单计算。
五、教法设计
通过简单的计算,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应用△H表示反应热效应,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热化学方程式,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重难点突破主要由学生讨论,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定量地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引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并通过观察讨论给定的练习得出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正误判断方法等。再通过简单的计算练习,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正确应用△H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另外,我在教学中还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要强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并不等同于化学反应中热量的释放或吸收,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不同的形式,除了热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外,还有光的释放和吸收、电能、电磁波的释放和吸收等形式;
(2)、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配合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时,不要涉及过深的内容。
六、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合作学习的习惯
七、学案设计
Ⅰ、反应热
1、概念:
2、符号:
3、单位:
4、反应热 = 反应物键能总和 生成物键能总和
Ⅱ、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意义:
【观察思考并讨论然后总结书写注意事项】
(1)、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与以前所学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
(2)、①与②的△H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② 与③的△H为什么不同?
(4)、观察反应①和④可得到什么信息
2H2(g)+O2(g)=2H2O(l) △H=-571.6 KJ · mol-1 ①
H2(g)+1/2O2(g)=H2O(l)△H=-285.8 KJ · mol-1②
H2(g)+1/2O2(g)=H2O(g)△H=-241.8 KJ · mol-1 ③
2H2O(l)= 2H2(g)+O2(g) △H=+571.6 KJ · mol-1 ④
3、书写及注意事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观察思考并讨论然后总结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均不正确,请观察讨论后找出错误之处
(1)、在101325Pa和298K条件下,2molH2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
2H2 (g) +O2 (g) =2H2O (l) △H=+484kJ/mol
(2)、3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2670.9KJ的热量
CH4(g)+ 2O2(g)=CO2(g)+2H2O(l) △H=-2670.9kJ
4、正误判断方法:
①
②
③
④
5、知识应用: 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1366.8KJ热量
(2)、0.5mol氧气和适量铜完全反应放出157KJ热量
(3)、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并放出142.9KJ热量
八、教学过程
Ⅰ、温故
1、化学反应的本质(实质)
2、化学反应中均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
3、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Ⅱ、知新
(一)、反应热
1、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反应热
2、符号:△H
3、单位:KJ · mol-1
说明:当反应热为正值(即△H>0)时,表示吸热反应;当反应热为负值(即△H<0)时,表示放热反应
4、反应热 = 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也表明了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观察思考并讨论然后总结书写注意事项】
①、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与以前所学化学方程式有何不同?
②、①与②的△H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③、 ② 与③的△H为什么不同?
④、观察反应①和④可得到什么信息
2H2(g)+O2(g)=2H2O(l) △H=-571.6 KJ · mol-1 ①
H2(g)+1/2O2(g)=H2O(l)△H=-285.8 KJ · mol-1②
H2(g)+1/2O2(g)=H2O(g)△H=-241.8 KJ · mol-1 ③
2H2O(l)= 2H2(g)+O2(g) △H=+571.6 KJ · mol-1 ④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需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气体、l:液体、s:固体)不需要“↑”、“↓”。 注: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热效应不同
(2)、在方程式的右边写出△H,注意△H的 “ + ” 与 “ - ”
(3)、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且只表示物质的量
(4)、化学计量数与△H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H要与化学计量数一致
(5)、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未注明通常指101kPa、25℃)
(6)、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观察思考并讨论然后总结正误判断方法】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均不正确,请观察讨论后找出错误之处
、在101325Pa和298K条件下,2molH2生成水蒸汽放出484kJ热量
2H2 (g) +O2 (g) =2H2O (l) △H=+484kJ/mol
②、3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2670.9KJ的热量
CH4(g)+ 2O2 (g) =CO2 (g)+2H2O(l) △H=-2670.9kJ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1)、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2)、反应热的“+”、“-”应用是否正确
(3)、单位是否用 kJ/mol 表示
(4)、反应热是否与化学计量数相符
Ⅲ、知识应用
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1366.8KJ热量
2、0.5mol氧气和适量铜完全反应放出157KJ热量
3、1gH2燃烧,生成液态水并放出142.9KJ热量
八、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二)
(一)、反应热
1、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反应热
2、符号:△H
3、单位:KJ · mol-1
说明:当反应热为正值(即△H>0)时,表示吸热反应;当反应热为负值(即△H<0)时,表示放热反应
4、反应热 = 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也表明了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需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气体、l:液体、s:固体)不需要“↑”、“↓”
注: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热效应不同
(2)、在方程式的右边写出△H,注意△H的 “ + ” 与 “ - ”
(3)、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且只表示物质的量
(4)、化学计量数与△H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H要与化学计量数一致
(5)、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未注明通常指101kPa、25℃)
(6)、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1)、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2)、反应热的“+”、“-”应用是否正确
(3)、单位是否用 kJ/mol 表示
(4)、反应热是否与化学计量数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