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同步训练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同步训练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2 15: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题]
1.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的
位移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B.初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C.末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x=(4t+2t2) 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
别是(  )
A.2 m/s,0.4 m/s2 B.4 m/s,2 m/s2
C.4 m/s,1 m/s2 D.4 m/s,4 m/s2
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则它从出发开始通过
x/4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t
4.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已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
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vt B.
C.2vt D.不能确定
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 s内通过的位
移是(  )
图1
A.4.5 m B.3 m
C.1 m D.0.5 m
6.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
图2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7.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0.4 m,问:
(1)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为多大?
(2)汽车在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8.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 s后才能作出反应,实施
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到刹车后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2)刹车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能力题]
9.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则该质点(  )
图3
A.t=1 s时离原点最远 B.t=2 s时离原点最远
C.t=3 s时回到原点 D.t=4 s时回到原点
10.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
速度的大小为v1,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
图4
A.等于(v0+v1) B.小于(v0+v1)
C.大于(v0+v1)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
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的(  )
图5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位移大小之比为2∶1 D.位移大小之比为1∶2
12.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后2 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 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 s内前进的距离.
[探究与拓展题]
13.如图6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B=10 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图6
答案
1.D 2.D 3.B 4.B 5.A 6.AC
7.(1)0.8 m/s (2)1.2 m 
8.(1)12 m (2)22.5 m
9.BD 10.C 11.D 
12.(1)16 m -2 m/s2 (2)1 s (3)25 m. 
13.8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