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2 21: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本
九年级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一: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发源地:意大利
合作探究: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材料三: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拜占庭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文艺复兴
1.含义: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肯定人性。
2.实质:
3.核心:
人文主义
含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
核心思想
以人为
中心
“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不对,文艺复兴是那些对教会不满的先进人物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开创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
想一想,是复古还是创新?谈一谈你的看法。
它虽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但实际上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
因为当时封建教会势力庞大;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文艺复兴的影响/意义:
材料一
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
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1)人物:
(2)地位:
(3)出生地:
(4)代表作:
但丁
文艺复兴的先驱
意大利佛罗伦萨
《神曲》
但丁(1265年-1321年)
二:但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诗中通过隐喻的手法来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以人为中心,批判教会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三: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家、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同时是卓越的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解剖学者机械工程师并兼土木工程师。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达?芬奇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1)人物:
(2)成就:
(3)代表作:
达·芬奇
绘画,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傅雷
腓力
雅各
多马
约翰
彼得
巴多罗买
小雅各
安德烈
马太
达太
西门
犹大
达芬奇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反应了人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了人间善恶。
腓力
雅各
多马
约翰
彼得
巴多罗买
小雅各
安德烈
马太
达太
西门
耶稣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美术三杰
威廉·莎士比亚
(1564年-1616年)
文学巨匠
(1)人物:
(2)出生地:
(3)地位:
(4)成就:
(5)代表作:
莎士比亚
英国
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
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学巨匠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从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莎士比亚
赞美人、肯定人——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成就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
《神曲》,文艺复兴的先驱。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文学巨匠。
总结归纳: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反对教会,要求发扬
个性:享受现实生活
文化:继承、创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实质:资产阶级新文化
意义:促进思想解放
核心:人文主义
意大利: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西欧(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