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学习物理。
二、教材分析:
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人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的眼睛。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初步知识。
(二)新课教学:
(1)光源:
①让学生举一些发光的东西。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例如: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萤火虫等等。指出月亮不是光源。
②让学生阅读P69插图,让学生找出共同特征——这些物体都能够发光,介绍光源。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对“光源”进行分类(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或冷光源和热光源等)。
(2)光的直线传播
①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例如: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晚上手电筒发出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
②设问:光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光的传播是以什么路线的呢?)
提供器材让学生上教坛演示(教师加以引导):激光笔、可乐瓶、喷雾器,爽身粉,水槽、水(加入牛奶、蚊香、大可乐瓶等)
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
1)沿着光照射的方向喷射由喷雾器喷出的水雾,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2)在大可乐瓶里充满烟雾(点燃蚊香形成的烟雾),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照射,观察激光传播路径;
B、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的:
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激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为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在水中滴少许牛奶,在水槽的内侧面铺一张白纸作衬,激光沿着白纸表面入射)
C、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的:
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着白屏射入玻璃,观察激光在玻璃中传播路径。引导学生得出结果:光传播路线是直线。
教师总结: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由于光的传播是有方向的,人们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本来看不见的光及光的传播路径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种图叫光路图。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A、射击瞄准,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排队看齐;
B、激光准直;
C、影子的形成:大家想一想,在灯光下、阳光、月光、下为什么会出现影子。——影子的出现不恰恰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如果光能拐弯,它就能绕过物体跑到物体的背后去,物体背光的一方就会亮起来,那还会有影子吗?
D、日食和月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E、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像。画图说明。
(5)光速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速远大于声速。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8m/s;读作:3×108米每秒。
物理意义: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108米。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小。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认为是3×108m/s
(6)堂上练习:《学习与评价》P73~74
(7)布置作业:作业卷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特点: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3)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射击瞄准、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排队看齐;
(2)激光准直;
(3)影子的形成:
(4)
日食、月食。
(5)
小孔成像
影子的形成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