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听音乐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简单的小实验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3.通过验证声音的产生原因的实验来认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转化法。
4.通过实验和具体的生活实例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而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通过观看动画片和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回声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怎样才能听到回声。
教学重点
?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 教学方法
?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请大家一起来做实验:
1、用手抖动书页发声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请问大家: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
(二)、新课讲授
一、声音的发生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第28页图2.1—5所示的实验
随着空气的抽出,铃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声音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
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思考题: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否传播?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1)声速表中冰3220说明什么?
(2)声速表中有15Co,25Co空气的速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3)从声速表中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还是慢?
四、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式为
五、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自主学习教科书30面
巩固练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必须靠
传播,它在
不能传播
(3)零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课堂小结
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
四、回声的相关知识
作业布置:学法p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