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巩固训练
一、填空题
1.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___。
2.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3.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室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他在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致;他不停地搓手,一会儿手就热了,这是通过_____改变内能的(填“做功”或“热传递”)。
4.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后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锯条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使锯条改变内能的另一方式是____________。
6.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
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7.学校举行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实践活动,同学们用砂纸擦除校园周边的“小广告”。擦除过程中感觉砂纸发热,这是通过___的方式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了砂纸的内能。
8.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_____(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9.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_____方式增加内能使气压增大,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从能量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_____(选填“转移”、“转化”)过程,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_____。
10.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能使物体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1.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小梦帮妈妈煮粽子时,用大火将煮粽子的水加热到沸腾,此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当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将粽子煮熟。小梦的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___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象。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的时间段的过程中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二、单选题
14.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铁锤敲打铁钉,铁钉变热
B.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
C.勺子放热汤里,勺子变热
D.嘴向手“哈气”,手变暖和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增大内能的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用冰冷却饮料是利用冰熔化吸热,饮料的内能减小
D.用力挤压空矿泉水瓶,瓶盖猛烈冲出后,瓶内气体内能增大
16.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0℃的冰块内能为零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冷是利用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小
17.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中推出了扬州烫干丝:大白干切成细丝,反复洗烫,去尽豆腥味,浇上精制卤汁及芝麻油,佐以姜丝、虾米而成.下列有关烫干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热水洗烫干丝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干丝的内能
B.切成细丝的干丝“藕断丝连”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烫干丝香味四射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烫干丝的温度越高越能入味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三、多选题
18.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
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下表为“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物质的温度/℃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A.该物质的熔点是48℃,属于非晶体
B.加热到4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逐渐增大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是因为吸收的热量少
四、实验题
20.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_.
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如图中,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1)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大,因为________.
21.王老师家装修房子,需要安装暖气片,他发现市场上暖气片的材料各有不同,而且片数也不同。他想,暖气片散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生活经验他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散热快慢与室内温差有关;
猜想二:散热快慢与暖气片的散热面积有关;
猜想三:散热快慢与暖气片的材料有关。
(1)根据观察王老师发现,暖气片里利用热水提供热量,是因为______;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必须存在______,通过探究得知猜想一是正确的;
(2)在探究猜想二的实验中,王老师制作了体积相同的两个隔热性良好的长方体容器,如图甲所示,用相同的散热材料去替代该容器的两个面,给这两个容器装满沸水并将其置于体积、温度相同的密闭盒内,在距离散热材料相同的位置插入温度计,如图乙所示。通过观察温度计上升相同的温度所用时间来判断散热快慢与面积的关系,故实验中还需要选用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通过实验得到相应数据并填入以下表格,分析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散热面积越大,散热就越______;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______来判断散热快慢与面积的关系。
散热片面积/cm2
初温/℃
末温/℃
时间/s
20
16
78
278
10
16
78
391
(3)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王老师用不同的材料代替长方体容器相同的一个面,重复上边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暖气片材料
散热片面积/cm2
初温/℃
末温/℃
时间/s
铸铁
20
16
78
583
钢
20
16
78
280
钢铝复合
20
16
78
198
根据表格得出猜想三是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如果要选暖气片,你建议王老师用______材料制成的暖气片。
答案
1.减小
不变
2.扩散
热传递
3.液化
吸热
做功
4.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增加
做功
热传递
6.小
做功
剧烈
7.做功
增加
8.热胀冷缩
内能
9.热传递
转移
质量
10.做功
增大
11.做功
内能
热传递
12.热传递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13.甲
减少
14.A
15.C
16.D
17.B
18.BD
19.BC
20.质量
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质量大的物体内分子数量多
丁
丁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
21.水的比热容大
温度差
秒表
快
比较相同时间内温度计示数变化量
正确
钢铝复合
试卷第6页,总6页
试卷第1页,总6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