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3 06: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本
九年级
新知导入
英国工厂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葡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之后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以英国最为显著。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胜,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发展的欲望,因此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什么是“工业革命”?
新知讲解
工业革命

开端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国家
英国
最早的部门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英国议会大厦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688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本国+殖民地
海外殖民地
发明者:约翰?凯伊
(机械师)
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织布工哈格里夫斯,于18世纪60年代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织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时间
(18世纪)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制
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时间
动力
发明
发明人
1765年
人力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1769年
水力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1779年
水力
骡机
克隆普顿
1785年
水力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动力
寻找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使用的动力机械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瓦特改进蒸汽机
1736.1.19.

1819.8.25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工业革命后动力演进的图示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动力:人力
动力:水力
动力:蒸汽机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工厂制度的建立:
时间:
表现: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
(1)机械动力替代了人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销售实行专业化分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
(3)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
特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是什么?
动脑筋
促进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
三、火车与铁路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85
1807
1814
改良蒸汽机
轮船
蒸汽机车(火车)
英国
美国
英国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主要成就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英国的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工业革命完成
工业革命的定义: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
工厂
工场
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工业革命仅仅是工业上的革命吗?
英国棉花加工量表
英国生铁产量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一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1855年,谢菲尔德
材料二
材料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前后的什么变化?
生产方式之变
交通工具之变
加快城市化进程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国际关系的变化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说一说: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喧嚣嘈杂,浓烟蔽日,臭水横流。
材料
正确对待工业的消极影响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相关链接: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工业革命的启迪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机器的应用
解决动力问题
解决运输问题
从棉纺织业开始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间:
主要成就:
开始标志: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