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3 22: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摸底考试(9月)
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9 小题? ,每题?4 分?,共计76分?)?
1.?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做反应容器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用稀盐酸洗涤H2还原CuO后试管内壁的铜
B.蒸发时,蒸发皿中溶液的量不能超过总容量的23
C.分离苯萃取溴水后的分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先放出水层,再放出有机层
D.用KMnO4溶液测定Na2C2O4的浓度时,KMnO4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3.?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5.26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是3.5,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①??????????? B.②③??????????? C.①③??????????? D.②
4.? 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
A.氯酸钾-1??????????? B.天燃气-2??????????? C.铀-3??????????? D.烧碱-4
5.?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B.金属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浓硝酸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在阴暗处
6.? 实验室保存少量药品:①白磷;②金属钠;③红磷;④液溴;⑤苯.其中需用水封的是(?)?
A.只有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⑤
7.?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植物油和水??????????? C.汽油和柴油??????????? D.碘和四氯化碳
8.? 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
①NaOH?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KMnO4 ⑤活性炭?⑥甲苯?⑦苯酚?⑧KClO.?
A.⑤和⑧、④和⑧??????????? B.②和③、①和②
C.②和③、⑥和⑦??????????? D.④和⑤、④和⑥
9.? 实验室里可按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HCl??????????? B.Cl2??????????? C.CO??????????? D.NH3
10.?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11.? “石油是今日世界各国的经济与军事等的命脉”;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
A.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
C.使直链烃分子转化为芳香烃??????????? D.对石油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12.? 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
A.有酯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 D.有盐类物质生成
13.? “水也是重要的反应物质”,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油脂??????????? D.酶
14.? 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 B.聚乙烯??????????? C.聚苯乙烯??????????? D.淀粉
15.?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过程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尿糖???????????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CCl4使溴水褪色
16.? 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 下列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乙酸乙酯和水??????????? C.乙醇和乙酸??????????? D.汽油和油脂
18.? (理科生做)如图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写下了一些实验后的记录: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④Cu极有H2产生;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mol;⑥正极电子反应式:Zn-2e-=Zn2+.其中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
?
19.?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1 小题?,共计10分?)?
20.(10分)?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乙酸乙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
(1)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3)实验时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
(4)甲装置试管b中导管未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试管b中溶液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1 小题?,共计14分?)?
21.(14分)?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离子,一定不含有离子________,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填写实验名称和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求写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高二化学摸底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19 小题? ,每题?4 分 ,共计76分 )
1.
【答案】
A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解析】
容量瓶用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不能够作为反应容器,据此完成本题.
【解答】
解:①: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故①正确;
②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宜贮存溶液,故②正确;
③容量瓶是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做反应容器,故③正确;
④容量瓶有瓶塞,配制过程需要摇匀,所以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故④正确;
所以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选A.
2.
【答案】
B
【考点】
化学实验操作与目的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液和萃取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稀盐酸与铜不反应,故A错误;
B.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溶液的量不超过总容量的23,故B正确;
C.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层流出,故C错误;
D.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D错误;
故选B。
3.
【答案】
A
【考点】
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试纸的使用
【解析】
①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1g;
②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最多到0.1ml;
③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PH为整数.
【解答】
解: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符合天平的使用要求,故①正确;
②用量筒不能量取5.26mL的盐酸,因为量筒是一粗略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具,最多量取到0.1ml,故②错误;
③广泛pH试纸是粗略测定溶液PH的一种实验用品,测得溶液的pH值是整数,故③错误;
故选A.
4.
【答案】
B
【考点】
化学试剂的分类
【解析】
A.氯酸钾易爆炸;?
B.天燃气无强氧化性;
C.铀有放射性;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解答】
解:A.氯酸钾易爆炸,属于爆炸品,故A错误;?
B.天燃气无强氧化性,不是氧化剂,故B正确;
C.铀有放射性,为放射品,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D错误.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A.铝表面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的铝与氧气的继续反应;
B.钠化学性质活泼,需要隔绝空气、水,采用密封保存;
C.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见光容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解答】
解:A.铝能够与氧气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了铝的氧化,可以金属铝不需要密封保存,故A正确;
B.钠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和石蜡,可以不存在煤油或者石蜡中,故B正确;
C.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能够将玻璃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应该使用橡胶塞,故C错误;
D.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需要不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使用橡胶塞,应该使用玻璃塞,故D正确;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化学试剂的存放与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关,易挥发的物质要密封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要避光保存,易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①因少量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故①正确;
②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可用煤油保存,故②错误;
③红磷无毒,常温下不燃烧,直接存放在试剂瓶中,故③错误;
④因液溴易挥发,须保存在水中,故④正确;
⑤苯易挥发,有毒,应密封保存,故⑤错误;
故选:C.
7.
【答案】
B
【考点】
分液和萃取
【解析】
只有当两种物质互不相溶时,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结合有机物的溶解性进行判断.
【解答】
解: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植物油和水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汽油和柴油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
D.碘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
在化学药品的保存中,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便于取用,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
【解答】
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氢氧化钠不能与浓硫酸、浓盐酸和苯酚混放,活性炭不能与高锰酸钾、甲苯、氯酸钾等混放,
9.
【答案】
D
【考点】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氨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收集
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
根据气体的密度是否比空气的大,气体是否极易溶于水等性质来分析,并注意酸性气体不能碱石灰、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
【解答】
解:A. 氯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故A错误;
B.?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同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用水来对Cl2进行尾气处理,故B错误;
C.?CO和水不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不能用水吸收多余的CO,故C错误;
D. 碱石灰能干燥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能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
故选:D。
10.
【答案】
B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
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
B.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C.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产生爆炸;
D.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的,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引起液体飞溅.
【解答】
解: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A错误;?
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
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
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A
【考点】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解析】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解答】
解: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A正确;?
B.除去石油中的杂质属于石油加工前的预处理,故B错误;
C.石油催化重整能获得芳香烃,故C错误;
D.分馏属于石油分离的一种方法,石油催化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是对石油产品的深加工,不属于石油的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12.
【答案】
A
【考点】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料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酯,根据酯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料酒中含有乙醇,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所以炒菜时,加入一些料酒和食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所以A正确.
故选:A.
13.
【答案】
B
【考点】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解析】
A.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果糖和葡萄糖是单糖,所以不能水解;
C.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均可以发生水解;
D.酶是蛋白质.
【解答】
解:A.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能发生水解,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故B正确;
C.油脂在酸、碱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故C错误;
D.酶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一定情况下会水解成各种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B.
14.
【答案】
A
【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化合物;可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说法达到10000以上进行判断,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及聚合反应产物等,注意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
解:A.油脂相对分子量较小,没有达到10000以上,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聚乙烯为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聚苯乙烯为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淀粉(C6H10O5)n(n的数值从几万到十万),相对分子量达到几万、几十万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5.
【答案】
D
【考点】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聚合反应与酯化反应
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分液和萃取
【解析】
A、根据尿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来判断;
B、根据酿酒的过程和原理来分析;
C、根据食醋能和水垢的成分发生反应来回答;
D、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尿糖中含有醛基,可以和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用糯米、酒曲和水发酵制甜酒的过程有醇被氧化成醛、醛被氧化成羧酸、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化学变化过程,故B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难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和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利用的是化学反应知识,故C错误;
D、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
【答案】
A
【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烷烃及其命名
【解析】
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2种。
【解答】
解:主链5个C,则乙基只能在中间C上,甲基可以在中间C上,也可以在2号C上,所以有如下2种:、。
故选A。
17.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分液漏斗能够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
【解答】
A.酒精和水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
C.乙醇和乙酸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汽油和油脂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18.
【答案】
B
【考点】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析】
分析装置图可知是原电池反应,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极名称为正极和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流向从负极沿外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解答】
解:装置图为原电池反应,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锌做负极,铜做正极;
①原电池中电极名称为正负极,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①错误;?
②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H+向正极移动,故②错误;??
③电子流动方向从负极沿外导线流向正极,Zn→Cu,故③正确;?
④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u极有H2产生,故④正确;
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依据电解反应2H++2e-=H2↑,则产生H2为0.5mol,故⑤正确;
⑥负极电极反应式:Zn-2e-=Zn2+,正极电极反应?2H++2e-=H2↑,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③④⑤正确;
故选B.
19.
【答案】
B
【考点】
催化剂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解析】
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
【解答】
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
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
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1 小题 ,共计10分 )
20.
【答案】
CH3CH2OH+CH3COOH(2)-image21.png"alt="go题库"width="110"height="36">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
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
防止倒吸,导气,冷凝,防止倒吸
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考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
(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一是利用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乙醇在水里的溶解度大于乙酸乙酯),二是碳酸钠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这样就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乙酸乙酯液体;
(3)混合乙醇和浓硫酸的方法是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防止酸液飞溅;
(4)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导管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而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5)饱和碳酸钠溶液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解答】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故答案为: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
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导气、冷凝、防止倒吸;
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乙酸具有刺鼻气味,影响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饱和碳酸钠溶液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三、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1 小题 ,共计14分 )
21.
【答案】
Ag+、Ba2+、NH44+;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Ag+、Ba2+、NH44+,,Fe3+,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1)加入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银离子;
(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
(3)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证明无铁离子;
(4)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解答】
解:(1)加入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银离子;
(2)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
(3)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证明无铁离子;
(4)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Ag+、Ba2+、NH44+;一定不含Fe3+;K+不能确定,需要用焰色反应检验,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观察到紫色火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