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表情丰富的脸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8课 表情丰富的脸 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2 19: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情丰富的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岭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2~23页课文。
【教材分析】
1.探究人物丰富的表情与五官的各种动态关系。
2.探究画家如何运用版画语言表现人物。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本课呈现方式是以小朋友生动的表情图例和“寻找五官”为题导入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五官变化。教学重点体现:让学生学会记住一个有趣的表情,通过自主探究观察人物表情、五官变化特征,增强美术技巧表现,培养关心同学的情感体验。熟悉工具材料,掌握纸版画的刻板和拓印技巧,以吹塑纸刻线的方法制作版画,表现喜怒哀乐的人物表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之前的美术学习未接触版画类作品,对版画这一画种充满了新鲜、好奇。学生在准备工具的过程中对版画制作有了基本了解。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和技巧,具备了浓厚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学生能细心观察,有很强的感知力、理解能力。他们对美术概念的理解有实际的体验基础,如夸张变形等概念,具备了初级的审美素养。学生对熟悉的人物表情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强,大部分学生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人物表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意向,吹塑纸版画的画面效果能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提升自信。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来表现表情丰富的脸,能抓住不同表情的人五官特征及肌肉变化;学会用概括、夸张、添加特效的手法进一步表现出面部的表情。
3.熟悉工具材料,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刻版和拓印技巧。
4.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审美创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成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任务链不丰富的表情特征,并用多样的美术形式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教学难点:用多样的美术形式表现特有的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教学准备】
教具:吹塑纸版画工具、吹塑纸板线稿、拼贴画、课件
学具:吹塑纸版画工具、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一)播放欢乐小视频:欣赏感受小宝宝可爱的表情。根据快乐的心情展示出开心的表情,引出今天的学习任务以及课题《表情丰富的脸》。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可爱欢乐的小视频,营造愉快的上课氛围,学生更直观感受表情的生动有趣。学生展示开心的表情,可以更快融入学习情境,引出课题和学习任务。
(二)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
展示丰富的人物表情图,观察除了“喜、怒、哀、乐”外的其他脸部表情,了解不同的表情能够传达不同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表情图的展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表情的概念。丰富的表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利于讲解人物表情与心情的直接关系。为下一环节“猜心情”做好铺垫。
二、课堂新授:
(一)看表情,猜心情
1、观察同班同学笑、哀、怒的表情,猜出他们的心情“开心”、“哀愁”、“发怒”,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表情,“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咬牙切齿”。
2、笑的脸部表情特征:
眼睛:眯起来;嘴巴:张开,牙齿露出来;眉毛:弯弯的。
作品展示:“笑”在绘画作品中表现方式。
哀的脸部表情特征:
眼睛:眼角下垂,流眼泪;嘴巴:变扁,嘴角向下;眉毛:倒八字眉,向下歪斜。
作品展示:“哀”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怒的脸部表情特征:
眼睛:瞪大;嘴巴:张开,牙齿露出来;眉毛:朝眉头中间竖起来。
作品展示:“怒”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同学作为“小演员”表演了他们熟悉的表情,给学生制造一个惊喜。通过猜谜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表情的脸部特征。从众多表情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笑”“哀”“怒”,通过列举范画,直观的讲解表情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用简洁的强调方式,将“怒”的表情通过“添加特效”的方法演变的更具有画面效果。这一环节在寓教于乐中,探索、总结表情特征,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了初步的五官概念。
(二)观察、思考:
1、当表情发生变化时,脸部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五官:眼、眉、口、鼻、耳
2、“哭”和“惊”的五官特征
3、探索发现
(1)感受变形的表情图,对比发现夸张了哪里,说出为什么会更好玩有趣。全班同学一起探索使表情生动有趣的描绘方法:夸张变形法。
(2)欣赏运用夸张变形法创作的漫画作品,儿童作品,版画作品。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通过前面的归纳学习,学生认识了与表情相关的表演要点。身边熟悉的同学表演的表情图,经过夸张变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是调整课堂节奏的必备环节。通过对比夸张变形前后的表情图片,观察特征,探索发现“夸张变形法”。展示范画,欣赏有趣的儿童作品,强化“夸张变形法”的概念。
三、创作阶段
(一)对比欣赏版画和儿童画的不同之处
(二)介绍版画工具、制作步骤
(三)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用夸张有趣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表情丰富的脸》。
创作要求: 线条清晰,表情夸张有趣,构图饱满。
(四)“冲关我最棒”活动
1、第一关:黄金300秒——刻线
通关要求:线条刻的深,运用了夸张手法,构图饱满。
2、第二关:一滚到底,一印俱全
(1)滚油墨
通关要求:将油墨滚均匀;
(2)印刷
通关要求:白纸的每个角落都均匀受力,印上了油墨。
【设计意图】对比欣赏版画、儿童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版画的全面认识,了解其重点要求。循序渐进,由易及难的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有利于学生熟悉、掌握新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通过微课展示,直观实用的讲解版画制作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设置闯关环节,将课堂活动控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在此特定环境下,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不同步骤的过渡衔接也显得自然。课堂上创设了竞争环境,增强了学生创作的激情,运用所学的表情表现手法,将灵感发挥出来。
四、课堂评价、总结
百变表情秀
在黑板上展示作品,根据“画面风格”要点,自评,他评为主,师评作出中肯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贴画展示的方式,创设表情秀的情境,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学习。多维度的评价要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客观评价,了解自身水平,提升自信。自评、他评为主,师评为辅的评价方式,锻炼了学生美术专业语言的表达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拓展延伸
由本课的吹塑纸版画延伸到下一节课《课外活动的小伙伴》的纸版画,欣赏感受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用心观察,主动探索发现。
六、板书设计
表情刻画规律:
夸张变形
课堂作业:用夸张有趣的方法,创作一幅版画《表情丰富的脸》。
创作要求: 线条清晰,表情夸张有趣,构图饱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