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机——计算机》教案
课题名称 第1章第3节 信息处理机——计算机 课型 新授
撰写人单位 撰写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根据以往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经验,学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的总结方法;
2、根据分辨输入输出设备,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反思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突出重点的方法及教学环节 实物展示
自主探究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突破难点的方法及教学环节 通过动画展示
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讲授新科
练一练
一、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
5、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麦克风的连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
通过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曾使用过的计算工具简单的介绍每种计算工具。
展示电子管图片。
展示电子管计算机图片。
介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亚克。
课件展示晶体管图片展示晶体管实物。
展示晶体管计算机的图片比较两种元器件体积变化。
展示集成电路图片及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电路体积比较图片。
展示集成块实物。
展示图片。
展示图CPU图片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大胆猜测晶体管集成数量。
展示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历程图片。
介绍摩尔定律。
课件展示计算机基本结构示意图。
展示计算机主机实物。
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计算机主机内部。
展示CPU(控制器、运算器)。
教师详细讲解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相关知识。
介绍计算机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展示计算机中内存储器的代表:内存实物。
课件展示计算机存储器分类及功能介绍。
详细介绍内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展示计算机中的外存储器代表硬盘实物。
详细介绍外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外存储器?
如何区分计算机中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展示课件。
讲解输入设备的知识。提出问题:根据输入设备的定义让学生列举平时使用的输入设备。
教师对学生答案点评。
教师讲解输出设备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定义列举出常用输出设备。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并传授区分输入设备的简单方法。
总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提出冯诺伊曼原理。
展示演示动画并对动画进行适当讲解。
留下思考题:那些部件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教师展示计算机音频接口图片。
展示耳机和麦克风的接头。
教师展示电脑主板实物。
演示麦克风连接电脑的方法和设置方法。 学生回答日生活中经常使用过的计算工具。
让学生比较这些计算工具的差别。
学生朗读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
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
学生朗读教材。
学生比较和第一代计算机的差别。
学生比较计算机体积差别。
传看CPU实物。
对CPU晶体管集成数量进行大胆猜测
比较体积变化。
朗读摩尔定律介绍
观看计算机主机内部结构、传看电脑主机板实物。
学生朗读课件中相关介绍。
学生观察内存条实物,观察内穿条的特征。
学生朗读关于内存储器相关内容。
学生观察
学生朗读关于外存储器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所知道的外存储器U盘。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有关输入设备的介绍。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动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生观察两个接口的不同点。
学生观察不同接头的各自特点,归纳
共同点。
观看演示操作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引入今天广发使用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
让学生对电子管的体积有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元器件体积缩小对计算机体积的影响。
进一步感受计算机体积的变化
激发学的好奇心。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这些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运算器、控制器作用的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对内存储器作用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外存储器作用的理解。
加深印象。
强化知识。
初步了解输入设备。
自主探究输入设备判定。
初步了解输出设备
自主探究输出设备的判定。
强化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判定方法。
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的了解。
设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向学生灌输计算机外设连接基本知识。
学习操作,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 (电子版书设计)
第3课信息处理机——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运算器
CUP
硬件系统 控制器
内存储器 (内存、高速缓存、显存)
存储器
计算机系统 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
输入设备 (外 电脑) 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 (外 电脑) 显示器、音箱等
软件系统
学生情 况分析
学生们都使用过计算机,而且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发展、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还没有认识和了解。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觉得很是神秘,充满了好奇。本课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工作原理的介绍帮学生梳理这方面的知识,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史及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工作原理有了系统的了解,加强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完成了既定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