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电与磁复习》 教师姓名 张虎军
学段学科 中学物理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3)
章节 第七章 第八章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知道地磁场相关知识
2.通过奥斯特实验、磁场对电流作用、电磁感应三大实验的复习,知道电与磁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三大实验的原理图和实验结论
2.电磁铁、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工作原理图的区分
学情分析 学生结束本章各节内容的学习,了解了基本的实验、结论及其应用,但是将三大实验综合对比起来不容易区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区别,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实验教学法、实验对比总结法等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导入—— 明确复习任务
请同学们观看课件上六个设备原理图,你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吗?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就能熟练说出它们的工作原理了,这一节我们一起复习第二十章《电与磁》。
创设情境法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回忆本章内容。
活动一:重做实验,理性分析
本节复习课主要研究的是电与磁两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我们必须了解电和磁这两个物理量的概念,关于电,我们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学习,我们现在通过一个实验回忆“磁”的相关知识。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进一步,通过flash引出磁现象、磁场所有物理量。
实验教学法
讨论总结法
动画演示
通过重做实验,找出“磁”的实质。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
学生找出联系,
建立知识框架。
活动二:主要环节——三大实验、结论、应用
本章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同学们都能想到这两个物理量之间存在哪些关联呢?
通过大家刚刚发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电与磁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第一个实验:
这是我们熟悉的奥斯特实验,请你观察甲乙丙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将结论写在学案上。(等待,提问回答)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也是我们说的电生磁。
电生磁和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有什么关联呢?
(课件展示)
奥斯特实验用一根直导线做实验,磁性比较弱,将直导线绕成螺线管就会使磁性增强。螺线管周围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磁极可以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即为N极。螺线管磁场仍然不够强,再加入一根软铁芯,使软铁芯磁化,磁性会大大增强,这就是电磁铁。(提问)电磁铁有什么好处?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回忆一下。(学生独立完成典型例题,提问答案,再分析电磁铁可以实现控制磁性有无,磁场强弱,磁极方向的作用)利用电磁铁我们制成了电磁继电器,它的本质就是利用电磁铁的自动开关,通过控制电路中低电压弱电流控制工作电路中的高电压强电流,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控制、安全控制等作用。
(板书: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起重机、电铃、磁悬浮列车等都是利用了电磁继电器。
第二个实验:观看电磁感应现象,写出该实验的结论
由电磁感应现象可知,磁可以生电,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现象创造出发电机用来发电呢。观看发电机设备原理动画,
思考:
线圈中为什么会有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提示:结合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电流方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min独立思考,3min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后归纳:线圈的左右两边作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且两边切割方向相反,所以两边中产生方向不同的电流,所以电流形成。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磁场方向不变,每转半圈,导体切割方向改变,电流方向改变,所以电流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也就是交流电。
(板书:发电机)
第三个实验:观看磁场对电流作用,写出该实验的结论
由实验可知,电流在磁场中受力会运动,由此创造了电动机。观看电动机工作原理动画,请你分析,电动机中的线圈为何会连续转动?(1min独立思考,3min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后归纳:通电后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线圈ab、cd两边由于电流方向相反,受到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所以转动起来。当到达平衡位置后,换向器改变线圈内部电流方向,使受力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持续转动。
实验对比法
图片分析法
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加以区分,进一步掌握各知识点。
分析图片,找出原理,写出实验结论,真正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对三个实验对比,归纳,总结。
活动三:实验图、设备图对比分析
两个实验的区别
2、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区别
话筒与扬声器的区别
对比教学法
通过对相近易错点的对比,让学生进行区分。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多话筒的演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被生动活泼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我将吸取本节课优点,在未来的教学中多向同行们请教,多学新课程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使以后的教学更加活泼、生动。
课堂教学是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
1.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于课堂生成的情况不能很好地应对。
2.若器材充足,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
3.语言不够精炼,有时学生答得对时仍重复学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