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5.3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5.3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3 06:3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练习九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先求一个单位的量、再求问题结果,及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特点,了解并掌握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信息的过程,经历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会有关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应用列表格的策略解决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归一)或总数量(归总),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畅言智慧课堂教学软件、电子白板、学习单
教学过程:
激趣引新,揭示课题。
1.出示《乌鸦喝水》图片,提问 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
2.谈话:其实关键是掌握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策略,能说说什么叫做策略?在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了哪些策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二、策略回顾。
1.回顾学习过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请学生回忆交流后板书: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
2.看条件,想问题(连线) 请学生在大屏上拖动连线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从问题想起(连线) 请学生在大屏上拖动连线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列表格解决练习九第7题。
(1)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整理?
?交流:你们是怎样整理的?现在条件和问题理清楚了,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课堂学习单上列表整理后拍照展示,请学生汇报整理过程
(2)列式解答并检验
??第一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你是怎样检验的?
(3)比较相同点
?在解答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抓住每分钟打字个数这个不变量进行思考。
三、巩固内化,灵活运用列表的策略。
1. 练习九第8题
(1)先读题,了解要求,完成第一个表格。
提问:题目告诉了哪些条件,让我们填写哪些问题?
“照这样的装箱速度”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交流、计算、填表。
交流:填写这四个结果都要先知道什么?
在这里什么是不变的?()
回顾:如果把每分钟打字的个数看成一份,或者每2分钟装一箱看成一份,像这样先求一份的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实际问题称为“归一”问题。
板书:归一问题
读题,了解要求,完成第二个表格。
提问:如果每箱装24个,要先求出什么?为什么?
在这里什么是不变的?()
交流:你是怎样计算填表的?
(3)比较:计算填写这两个表格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上面是单一数量不变,下面是总数量不变。
像这样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实际问题称为“归总”问题。
板书:归总问题
(4)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都有一个不变的量)
练习九第9题
让学生阅读题目,找出相应的数量并列表整理。
提问:这道题是归总问题吗?为什么?(归总问题,盆花总数不变)
在学习单上自主完成后交流:这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练习九第10题
(1)这道题是归一问题吗?为什么?
先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拍照展示学生整理的信息,再请学生汇报。
(2)交流比较这两个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抓住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这个不变量进行思考的。(归总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初步感知表格的作用,到让学生根据例题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信息,再通过列表整理信息比较选择简捷的策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学生从感知、探究、观察、比较等活动中体验列表的价值,认识到列表整理信息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了数学思考能力。]
(3)课堂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有一个量是不变的,像这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全课总结,感知策略在生活中应用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列表格?(图片展示感知策略)?
2.这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布置作业、第11、12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