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3 06: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不含括号的和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再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例1:提供的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会分步列式解答。提出问题后,教材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并适时提出“列出综合算式”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分步列式的过程,列出综合算式,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对于所列出算式的运算顺序,教材没有作过多的讲解,而是精心设计了能提示运算顺序的填空,启发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再相加。这样的设计,既顺应了学生面对“似曾相识”的问题时跃跃欲试的心理,又恰到好处地提示学生在不影响运算顺序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进行计算,以使计算过程简略一些。
“试一试”中算式的结构与例题不同。教材继续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认只自主地按顺序计算,同时启发他们想到:在计算时,要把没有参与运算的部分照写下来。在例题和“试一试”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并通过交流,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随后的“练一练”安排了2道题。第1题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且题中的两道算式都用“-”提示了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2题是改错练习,学生通过分析错误原因,把错误改正,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三步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2)、通过以前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进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3)、教学中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表述会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题目:说说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1)60÷3×20 138-40+60
(2)402-17×15 62×5+15
(3)280÷4-12 42+405÷15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计算的?同意吗?
提问:60÷3×20在这个算式中,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为了形成知识的迁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设计了以上题目。让学生说说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学习一步混合运算埋下伏笔,达到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谈话:体育组的老师准备给同学们购买一些象棋和围棋。(出示例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目要我们求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道题先算什么,也可以先算什么?(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提问: 3×12=36(元) 3×12=36(元)表示什么意思?(买3副中国象棋付的钱)
15×4=60(元)买4副围棋付的钱 36+60=96(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你能根据这个列出综合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12×3+ 15×4 同意吗?
2.比较。
提问:12×3+15×4和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前面是两步混合运算,这里三步混合运算)
3.揭示课题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含括号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自主探究,总结算法。
1.教学例题
(1)谈话:这个综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2)请你计算在数学本上,算好后告诉同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计算?。

(3)交流:同意吗?谁来说说看你怎么怎么计算的?指名说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
师:为什么要先算12×3 和15×4,你能根据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吗?
(4)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如果有不同请学生板演
(5)小结:
师:看来在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且算式里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这样更加简便。
(6)师:请把70页例题填完整。
(7)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吗?(出示问题:买4副围棋比买3副象棋多多少元?)请你列式解答。算好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学生列式解答。
交流: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计算的?
讲评:同意吗?你是怎么想的?能根据题目的意思说一说吗?
比较:这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有乘有减的三步混合运算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并且题里这两个乘法在减法的两边,也可以同时计算。使计算过程更简便。
2.教学“试一试”: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题,想考考大家。出示题目:150+120÷6×5 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
(2)学生尝试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不计算的要怎么办?
(4)小结。那么谁来说说看应该怎样计算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联系生活学数学”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新课开始,出示主题图,提示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并知道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联系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堂学习,知道学习所用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巩固内化,实践应用。
1.学会了计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我们来说一说,算一算。 出示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一第1题,计算完和同桌说说运算顺序
2.计算诊所当回小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 有位小马虎同学也做了两道题,我们一起来看
(1)提问:下面的运算对吗?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和同桌讨论
(2)你会改正吗?改正在边上
3.比一比算一算。(电脑出示“练习十一第2题”)
师:每组上边一题是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下边呢?有括号怎么算?你会计算吗? 交流: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重点讨论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做“练习十一第3题”)帮两个同学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指名说出已知条件,问:什么叫“人均居住面积”?
(2)题目要求: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能列综合算式的就列综合算式,不能列综合算式可以先列分步算式在写综合算式解答。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一人板演,共同校对。
5. 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多少人,再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设计意图: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在算式上标上运算顺序,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和算理的掌握,再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语,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掌握了本节课的新知识,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培养了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 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不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2×3+15×4 15×4-12×3 150+120÷6×5
=36+60 =60-36 =150+20×5
=96(元) =24(元) =150+100
答:一共要付96元。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