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7.5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7.5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3 06: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说顺序、理顺序,能够在比较和实际应用中,正确进行整数多步混合运算。
2.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括号在混合运算中起到的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改变运算顺序和合并综合算式。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正确解答数学题的成功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合并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练:
14×5= 0÷38= 23×11=
26+84= 24×50= 160÷4=
300÷50= 105-16= 12×5÷12×5=
(指名学生说,互相纠正)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十二》,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餐馆的故事,我去就餐,点了一份烤鱼,单价56元,两杯饮料,每杯4元。(教师通过简笔画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结账时,正好老板家的儿子在,他刚好上小学,于是老板就让他上小学的儿子帮我算账,结果算出来是多少?120元!我心里想,怎么这么多啊?我一看老板儿子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板书)
56+4×2
=60×2
=120(元)
请同学们评评理,这账算的对还是错?
学生说(错了)
师问:应该是多少?
生:64元。
师:同学们看,是不是应该这样计算?(板书)
56+4×2
=56+8
=64(元)
生:是。
师:那同学们说说,他是什么地方出错了呢?
生:运算顺序。
(板书: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导入,设计计算冲突,让学生体会整数多步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二、巩固练习
(一)会说
1.谈话引入:同学们,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关键点就在于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能说一说运算顺序吗?
(板书:说)
出示:①算式中只有加、减法,应__________________ 。
②算式中只有乘、除法,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_________,再算_________。
④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应先算_____________。
⑤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应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
指名学生答,教师相机纠错。
2.?看来,同学们对多步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的规则已经了解了,那你能说一说在具体的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吗?
出示:
148-67+23
先_______法,再_______法
29+120÷4×3
先_______法,再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法
[77+(49-26) ] ×31
先_______法,再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法
300-[5×(18+12) ]
先_______法,再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法
(指名学生说,教师点拨,学生互相纠正。)
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对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则进行巩固,让学生“说”运算顺序,能对运算顺序熟练掌握,“会说”是为接下来的“会算”打好基础。】
3、师:同学们,掌握了运算顺序,只要你细心认真计算,就能正确算出多步运算式题。
出示:[77+(49-26) ] ×31 300-[5×(18+12) ]
师:会“说顺序”,还要能正确计算,请同学完成这两道递等式计算。
(生口答,说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学生互相纠错,核对得数。)
【设计意图:学生会“说”顺序,立即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在“算”的过程中巩固运算顺序的应用和递等式的正确写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计算习惯,真正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二)会变
复习:同学们,刚刚我们在“说顺序”的时候,我们知道算式中有小括号的,应先算_________。 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应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
出示:算式中的括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指名学生说:改变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那我们就来正确运用小括号、中括号,来尝试改变运算顺序吧。
(板书:会变)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列式:48×4+24÷2
依次出示:先加、再乘、最后除
先除、再加、最后乘
先加、再除、最后乘
(指名学生上台,加括号“变顺序”,其他同学做小小评审团。)
同学们,括号的作用可真大啊,希望同学们在列综合算式时能正确使用括号,变换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这个环节设计让学生会“变”顺序,通过让学生抢答,上台给算式加上括号,让算式变换出不同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三、拓展提升
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混合运算的基本计算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行有趣的计算,继续巩固和运用整数多步混合运算。
(一)会比
1、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对比、辨析、选择。
师指名回答,相机纠错。
【设计意图:通过形相近、得数不同的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找到区别,能够运用正确计算顺序,算出得数,通过比较大小,加深理解和巩固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去括号,比较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改变的画“√”,都改变的画“×”
(30+40 ) +2 □ (48-20 ) ÷2 □ 70-(35-15 ) □
80÷(2×5 ) □ 14×(10÷2 ) □ ( 350÷70 ) ×4 □
提示:学生先找去括号后运算顺序不改变的算式,计算结果也就不会改变了。
指名学生说:(30+40 ) +2 ( 350÷70 ) ×4
(2)剩下的列式运算顺序都改变了,请同学们对比、计算,是不是计算结果也同时都改变了?
生答:运算顺序改变,计算结果也改变的有(48-20 ) ÷2、70-(35-15 )、80÷(2×5 )。
师提问:那14×(10÷2 ),运算顺序改变了,计算结果变了吗?
(生:运算顺序改变,但是计算结果没有变)
(3)出示:
填“一定”或“可能”
(1)去括号,运算顺序不改变,计算结果( )不改变。
(2)去括号,运算顺序改变了,计算结果( )改变。
师:通过对比、辨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指名答)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非常巧妙,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的练习和辨析,得出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用学过的“可能性”知识来表达结论,让本单元知识点得到拓展和延伸。】
(二)会理
同学们,有时候还需要我们理清运算顺序,比如给我们分步列式,让我们合并为一道综合算式,你们会吗?
1、出示:合并综合算式
360÷4=90 8×11=88 90-8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144=24 24÷3=8 48 ÷ 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围绕分步列式之间的关系来说。)
师:那我们可以怎么来合并呢?
(生尝试合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学生上台便写算式,边说出是怎么合并的?其他同学评析正误。
4、师小结:合并综合算式可以用“倒推”和“顺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灵活应用,正确合并综合算式。
(三)会用
同学们,学到这里,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如何将混合运算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呢?
1、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
师:你觉得哪些词是关键词?需要画出来。(生说)
强调路程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列综合算式解决这道实际问题吗?
(提示:可以先列分步式,再列综合式)
2、指名学生上台,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答题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解题,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其他学生评析正误。
3、师小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同样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探究了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知识,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总结评价
1、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巩固和提升了整数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辨析不同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老师相信:在以后的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中,你们一定能够融会贯通,正确计算。
2、出示: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
3、同学们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对混合运算,尤其是其中的运算顺序,真正能做到“会说”“会变”“会比”“会理”“会用”。
4、最后,老师留一道思考题,同学们课后完成。
出示:添加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
6○6○6○6=12
6○6○6○6=13
6○6○6○6=35
【设计意图:最后,让学生再次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自己的收获,感受成功的体验,同时,留下一道课后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难题,训练思维,攀登数学王国的高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