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2.6 哈哈镜,笑哈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美术2.6 哈哈镜,笑哈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2 22: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哈镜,笑哈哈》
课程标准: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次第6课《哈哈镜,笑哈哈》,属于“设计·运用”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运用”课学习领域旨在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为岭南版第一册第6课,其课型为设计应用。哈哈镜不但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更由于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本课尝试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能使物象变形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制作会变化的画。“用折纸添画的方法做一张会变化的画”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感受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并独立创造有新意的哈哈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真正让美术课活起来,结合学生的认知及思维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准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激励式教学。在学生的学法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我准备让学生把学习、比赛、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到学习中,以便增强美术课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哈哈镜,笑哈哈》这一课的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材料特点,我准备这样进行教学:首先以游戏形式——照镜子来导入课题,通过观察自身有趣的变形来激发孩子们对哈哈镜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尽情地欣赏各种自己照完镜子变形后的自己,进一步感受、发现哈哈镜的特性,其次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制作的方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设计一张漂亮的哈哈画,然后派代表进行展示、自评,让各组互相参观,相互点评。?
课型:设计·应用
教案课次: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能运用线、面、色画出形象并进行夸张变形的装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小组讨论在共同中体会自主探究、思考的愉快。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学习“折纸添画”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夸张变形”的手法。解决难点的方法:提供多种折叠方法及效果给学生参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范画、磁铁、勾线笔、彩色画笔、纸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游戏——照镜子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神奇的魔镜,谁想上来照一照?
出示道具魔镜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位同学照完魔镜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是什么镜子,居然这么神奇,能把人照了之后变成这个样子?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镜子?
对了,就是哈哈镜,今天就跟老师一起来走进这一课《哈哈镜,笑哈哈》。
设计意图:1.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哈哈镜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
三. 欣赏课件,了解哈哈镜
说起哈哈镜,哈哈镜除了能把人照了之后变胖之外,还能把人变成什么样子?
好!不着急,带着这个问题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个短片。
(一)赏短片——学生欣赏照过镜子变形的人物(短片中学生自己的图片)
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照完哈哈镜之后的这些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哈哈镜运用了什么原理?
设计意图:
1.揭示原理:
哈哈镜原理:哈哈镜由于镜面发生了凹凸的变化,因而所成的像有的被放大,有的被缩小。
凹面镜会把人变得细长——图片(出示照凹镜后的人)
凸面镜会把人变得短胖——图片(出示照凸镜后的人)
2.激发孩子积极思考,增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哈哈镜真的太神奇了,老师也做一个哈哈镜,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二)展示变化课题
“哈”字变长了,里面飞出一只漂亮的蝴蝶;再来看看“笑”字,笑哈哈的女孩变胖了,嘴巴里面装满了各种好吃的零食。
(“哈”字竖的拉升变形,“笑”字横向拉升变形。)
现在的问题来喽,你们知道哈哈镜是怎么做的吗?
设计意图:
主题《哈哈镜,笑哈哈》贯穿板书与标题,让孩子可以进行直观的进行观察。
(三)想一想——学做法
开动你们的小脑袋,我们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桌面上老师都放有做好的纸质哈哈镜,你们仔细观察它们是怎么做的,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谁能最快找出其中的奥秘。
(一分钟的时间到了,谁来说一说?)
对了,真聪明,那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么折吧!拿出一张纸,好!我们先对折。再反着折,折对了吗?举起来老师看一看!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中激发孩子对纸质哈哈镜制作的思考。【是先折后画,还是先画后折】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孩子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的团队合作的概念。
(四)出示步骤:折——画——添画
嗯,真棒,大部分都折对了。
那接下来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师示范:(哈哈镜制作过程)
(五)看作品——设计纸质哈哈镜
学习作画步骤
出示课件
分小组创作
欣赏其他人作品,做小小绘画家,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哈哈镜。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习、制作与绘画
2.激发孩子对制作哈哈镜的强烈绘画欲望。
(六)评作品——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自评,生自由汇报。
为哈哈镜投票,在你喜欢的哈哈镜上贴上比心标志。
评价纸质哈哈镜,选出最有创意的哈哈镜,该组学生升级为高级小画家。
设计意图:1.通过互评自评环节,让学生学会评价性语言。
2.通过互评自评环节,让学生在绘画中自主地进行评价总结,学会如何改善画面。
四.总结拓展
板书设计:
244665535687028327351963420……
……
26136602260600……
……
192786023596602385060235966025717501963420233362519634202105025196342014001751765300图形:
线条:
图形:
线条:
15430501369060折

27622501369060画

21812251369060添

1190625279400哈哈镜,笑哈哈
哈哈镜,笑哈哈
476259359902590800107378531718259264651990725105981513620751088390-57150266065
五.课后反思:
一、美术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是美术活动课,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多数时间基本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
二、从开头的导入通过游戏学生照一照,虚拟的哈哈镜,结合屏幕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三、教学流程顺畅,从照一照、想一想、画一画、评一评来进行教学。
四、学生通过自主讨论思考来探究哈哈镜的制作方法,从讨论中学会自主思考以及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五、评价环节,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利用比心标志来进行哈哈镜投票,并点评自己喜欢的作品,再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评选出最有趣的哈哈画通过这种形式,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自由评价。
六、小短片运用孩子们照完哈哈镜的图片,再引导学生去观察自身的变化。
总的来说,作业造型、色彩方面进步很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授课过程中应该引入实物,有具体的实物环节观察更佳,孩子也能从实际生活中去感受和学习。